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马鼻疽棒状杆菌英文解释翻译、马鼻疽棒状杆菌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Corynebacterium mallei

分词翻译:

马鼻疽的英语翻译:

【医】 equinia; farcinia; hippocoryza

棒的英语翻译:

bar; mallet; stick; wand; good
【化】 bar; rod

状的英语翻译: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医】 appearance

杆菌的英语翻译:

bacili
【医】 bacilli; bacillo-; bacteria; rod bacteria

专业解析

马鼻疽棒状杆菌(英文:Burkholderia mallei),又称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需氧的短杆菌,是引起马鼻疽(Glanders)的专性病原体。该病主要感染马、驴、骡等马科动物,也可通过接触传播给人类,属于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术语详解与微生物特征:

  1. 命名与分类

    • 中文名:“马鼻疽”指该病主要宿主及症状(鼻腔脓性病变),“棒状杆菌”描述其早期观察下的形态特征(现分类已更新)。
    • 英文名:Burkholderia mallei,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与类鼻疽病原体(B. pseudomallei)近缘 。
    • 形态:短小、无鞭毛、不运动的杆菌,常呈双极染色(两端着色深) 。
  2. 致病性与传播

    • 通过吸入或接触病畜分泌物传播,感染后引发皮肤、呼吸道及内脏的化脓性肉芽肿病变。
    • 人类感染表现为发热、肺炎、皮肤溃疡等,病死率高,被列为潜在生物恐怖剂(CDC B类病原体) 。
  3. 疾病防控意义

    • 马鼻疽是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法定报告疾病,感染动物需扑杀以阻断传播 。
    • 实验室操作需在生物安全三级(BSL-3) 环境下进行,严防职业暴露 。

权威参考文献:

  1. WHO动物卫生专题:马鼻疽的流行病学与全球防控策略 来源
  2. 美国CDC病原体数据库:Burkholderia mallei 的生物学特性与安全指南 来源
  3. 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马鼻疽诊断标准与国际贸易要求 来源
  4. PubMed学术综述:马鼻疽的分子致病机制与疫苗研究进展 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马鼻疽棒状杆菌”这一表述存在术语混淆。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病原体分类修正

马鼻疽的病原体并非棒状杆菌,而是鼻疽伯氏菌(Burkholderia mallei)。该菌曾归类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现属于伯氏菌属。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的细菌(如白喉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而鼻疽伯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二、病原体特征

  1. 形态特征
    菌体呈微弯棒状,长2-5μm,宽0.3-0.8μm,无鞭毛、芽孢或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老龄菌可能出现分枝状或长丝状多形态。

  2. 培养特性
    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幼龄培养物常呈交叉排列的杆菌。

三、疾病特征

  1. 宿主范围
    主要感染马、骡、驴等单蹄动物,人类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感染。

  2. 临床表现

    • 动物:鼻腔/皮肤溃疡、肺部结节、淋巴结肿大。
    • 人类:急性期表现为高热、寒战、黄绿色鼻液、淋巴结炎,慢性期可见四肢水肿和呼吸困难。

四、防控与治疗

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疫病,需对患病动物实施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人类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注:术语“棒状杆菌”可能源于对菌体形态的描述(棒状),但分类学上鼻疽伯氏菌与棒状杆菌属无关联。建议使用规范学名以避免混淆。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暗场显微镜不速之客穿晶裂纹顶区内的飞机跑道抚养者勾消管理处哈得菲钢呼吸急促假释许可证宽带数传机拉长老派的龙涎香醇卵巢旁体炎没道理侵害著作权的热离子学鞣酸后处理水管工人梭形棒状杆菌通融欠帐腿过细突流豚鱼外区弯探子未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