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orynebacterium mallei
【医】 equinia; farcinia; hippocoryza
bar; mallet; stick; wand; good
【化】 bar; rod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医】 appearance
bacili
【医】 bacilli; bacillo-; bacteria; rod bacteria
马鼻疽棒状杆菌(英文:Burkholderia mallei),又称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需氧的短杆菌,是引起马鼻疽(Glanders)的专性病原体。该病主要感染马、驴、骡等马科动物,也可通过接触传播给人类,属于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命名与分类
致病性与传播
疾病防控意义
“马鼻疽棒状杆菌”这一表述存在术语混淆。以下是详细解释:
马鼻疽的病原体并非棒状杆菌,而是鼻疽伯氏菌(Burkholderia mallei)。该菌曾归类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现属于伯氏菌属。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的细菌(如白喉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而鼻疽伯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形态特征
菌体呈微弯棒状,长2-5μm,宽0.3-0.8μm,无鞭毛、芽孢或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老龄菌可能出现分枝状或长丝状多形态。
培养特性
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幼龄培养物常呈交叉排列的杆菌。
宿主范围
主要感染马、骡、驴等单蹄动物,人类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感染。
临床表现
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疫病,需对患病动物实施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人类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注:术语“棒状杆菌”可能源于对菌体形态的描述(棒状),但分类学上鼻疽伯氏菌与棒状杆菌属无关联。建议使用规范学名以避免混淆。
暗场显微镜不速之客穿晶裂纹顶区内的飞机跑道抚养者勾消管理处哈得菲钢呼吸急促假释许可证宽带数传机拉长老派的龙涎香醇卵巢旁体炎没道理侵害著作权的热离子学鞣酸后处理水管工人梭形棒状杆菌通融欠帐腿过细突流豚鱼外区弯探子未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