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rynebacterium mallei
【醫】 equinia; farcinia; hippocoryza
bar; mallet; stick; wand; good
【化】 bar; rod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bacili
【醫】 bacilli; bacillo-; bacteria; rod bacteria
馬鼻疽棒狀杆菌(英文:Burkholderia mallei),又稱鼻疽伯克霍爾德氏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需氧的短杆菌,是引起馬鼻疽(Glanders)的專性病原體。該病主要感染馬、驢、騾等馬科動物,也可通過接觸傳播給人類,屬于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命名與分類
緻病性與傳播
疾病防控意義
“馬鼻疽棒狀杆菌”這一表述存在術語混淆。以下是詳細解釋:
馬鼻疽的病原體并非棒狀杆菌,而是鼻疽伯氏菌(Burkholderia mallei)。該菌曾歸類于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現屬于伯氏菌屬。棒狀杆菌屬(Corynebacterium)的細菌(如白喉杆菌)為革蘭氏陽性菌,而鼻疽伯氏菌為革蘭氏陰性菌。
形态特征
菌體呈微彎棒狀,長2-5μm,寬0.3-0.8μm,無鞭毛、芽孢或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老齡菌可能出現分枝狀或長絲狀多形态。
培養特性
需氧菌,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緩慢,幼齡培養物常呈交叉排列的杆菌。
宿主範圍
主要感染馬、騾、驢等單蹄動物,人類可通過接觸患病動物感染。
臨床表現
該病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列為B類疫病,需對患病動物實施撲殺和無害化處理。人類感染需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否則可能危及生命。
注:術語“棒狀杆菌”可能源于對菌體形态的描述(棒狀),但分類學上鼻疽伯氏菌與棒狀杆菌屬無關聯。建議使用規範學名以避免混淆。
熬夜薄膜流通式幹燥器波動力學叉口應力超大規模集成船主大黃醇大型計算機規劃電子轟擊離子源分布式調試富碳黃鐵礦個人格蘇尼氏現象公證結婚橫行纖維貨運統籌計劃加拿大薄荷監測設備基本元素介子化學空間使用盲腸橫結腸吻合術密碼邏輯平刮砂心前進運動過度散列尋址生齲性生物濾器獸醫水射吸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