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rtemisin
element; native; plain; usually; white
【建】 chart
蒿素(Artemisinin)是一种从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中提取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英文名称为Artemisinin或Qinghaosu。其化学名称为3R,5aS,6R,8aS,9R,12S,12aR)-Octahydro-3,6,9-trimethyl-3,12-epoxy-12H-pyrano[4,3-j]-1,2-benzodioxepin-10(3H)-one,分子式为$text{C}{15}text{H}{22}text{O}_5$,分子量为282.33 g/mol。
蒿素是当前抗疟疾治疗的核心药物成分,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疟原虫体内的铁离子反应产生自由基,破坏病原体细胞膜结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蒿素联合疗法(ACTs)列为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的一线方案(来源:WHO官网)。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蒿素的抗疟作用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进一步验证了其科学价值(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在临床中,蒿素常与哌喹、甲氟喹等药物联用以延缓耐药性发展。研究显示,东南亚地区已出现部分疟原虫对蒿素的敏感性下降现象,提示需加强药物组合优化(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0年研究)。
蒿素分子包含一个独特的过氧桥结构(-O-O-),该结构是其抗疟活性的关键。其立体化学构型可通过以下公式表达: $$ begin{aligned} &text{过氧桥位置:C3-C12} &text{内酯环:C10位羰基} end{aligned} $$ 该结构特征已被X射线晶体学证实(来源:PubChem数据库)。
青蒿素是一种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中提取的有机化合物,属于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类物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或纤维状结晶,主要从黄花蒿的叶茎中通过特殊工艺提取。其化学结构中的过氧桥是抗疟活性的关键成分。
在汉语中,“青蒿素”也被用作成语,比喻具有独特优势或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
如需更完整的药物信息(如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可参考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等权威来源。
巴杰尔规则槟榔定伯努利定理肠切除术齿轮驱动蛋白酶等厚条纹跺二次惯性力耳剂耳科学概率性检测甘蓝素公断法案好高骛远环形阀交给经过正当手续的金绿玉机器打包件计算癖韭菜子灸锤壳多糖酶囊状多发性结核性骨炎逆化糖挪用补空齐心协力甜扁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