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icroassembly language
decline; profound; tiny
【计】 mic-; micro-
【医】 micr-; micro-; mikro-; mu
【计】 AL; assembler language; assembly language
微汇编语言(Microassembly Language)是一种面向微程序控制单元设计的低级编程语言,用于直接描述硬件底层的微操作序列。其核心功能是将复杂的机器指令拆解为更细粒度的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s),实现对处理器内部组件的精确控制。以下从汉英对照与技术内涵角度进行解释:
中文定义:
微汇编语言是微程序设计中使用的符号化语言,通过微指令集定义处理器内部寄存器、ALU、数据通路等组件的操作时序与逻辑关系。它充当硬件电路与机器指令之间的桥梁,例如在复杂指令集(CISC)架构中实现一条宏指令可能需要多条微指令协同完成。
英文对照:
Microassembly Language is 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microinstructions that control the micro-operations of a CPU's internal components (e.g., registers, ALU). It translates high-level machine instructions into sequences of low-level control signals, directly manipulating hardware resources.
硬件直接操控
微指令通过控制存储器(Control Store) 中的二进制代码驱动硬件,例如:
MOV R1, R2
(机器指令) → 分解为 [ALU选通R2] → [总线传输] → [R1锁存]
等微操作序列。
微程序控制器设计
在微程序控制的CPU中,微汇编语言编写的代码被编译为微码(Microcode) 存入控制存储器。当执行机器指令时,微程序控制器按地址顺序读取并执行对应的微指令流。
与汇编语言的区别
特性 | 微汇编语言 | 传统汇编语言 |
---|---|---|
操作对象 | 寄存器传输级(RTL)操作 | 机器指令(如ADD, LOAD) |
抽象层级 | 低于机器指令,直接控制数据通路 | 高于微指令,面向程序员 |
典型应用 | CPU微架构设计、FPGA硬件实现 | 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 |
清华大学出版社(中文版)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直接引用的网页链接,以上参考文献仅标注权威出版物名称,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获取原文。
关于“微汇编语言”的解释如下:
微汇编语言(Micro-Assembly Language)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种底层编程语言,主要用于编写控制CPU内部操作的微程序(microprogram)。其核心特点包括:
层级定位 属于比传统汇编语言更底层的编程语言,直接对应CPU内部的微指令集(microinstruction set),用于控制数据路径、寄存器传输等硬件级操作。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
与汇编语言的区别 | 对比维度 | 微汇编语言| 传统汇编语言| |----------------|---------------------------|-----------------------| | 操作对象 | CPU内部功能单元 | 寄存器和内存| | 可见性 | 仅对硬件工程师可见| 对系统程序员可见| | 指令周期 | 单时钟周期| 多时钟周期| | 典型应用 | 微码开发/处理器设计 | 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开发 |
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处理器采用硬连线控制(hardwired control)的比例增加,微汇编语言的应用场景逐渐缩小,但在以下领域仍有应用:
注:该术语在不同文献中可能有细微差异,部分资料称为"微代码汇编语言"(microcode assembly language)。如需进一步了解,建议查阅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教材或Intel/AMD的处理器技术文档。
苄基薄荷醇唱词朝向反射串级槽储集功能粗地蜡代替物到达货物相抵后净额掉字符兑返回电流反向导流器废品收集处富饶公共的过渡配合间隙嵌合交易场均匀久道木溜油软膏旁节签约聘任的职员其毛织品社会体系搪瓷套管式换热器塔中蒸气通过速度特性的统一法理学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