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俊的意思、寒俊的詳細解釋
寒俊的解釋
出身寒微而才能傑出的人。《世說新語·賢媛》“ 陶公 少有大志” 劉孝标 注引 晉 孟盛 《晉陽秋》:“時 豫章 顧榮 或責 羊晫 曰:‘君奈何與小人同輿?’ 晫 曰:‘此寒俊也。’”按,此指 陶侃 。 唐 劉禹錫 《子劉子自傳》:“時有寒俊 王叔文 ,以善弈棊,得通籍待詔。” 宋 蘇轍 《送王恪郎中知襄州》詩:“逃亡已覺依 劉表 ,寒俊應須禮 浩然 。”
詞語分解
- 寒的解釋 寒 á 冷,與“暑”相對: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帶。寒戰。寒噤。寒食(節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不生火做飯,也有的地區把清明當作“寒食”)。寒喧。寒來暑往。唇亡齒寒。 害怕:寒心。 窮困,
- 俊的解釋 俊 ù 才智出衆的人:俊傑。俊偉。俊彥(才智傑出的人)。俊爽。俊造(學識造詣很深的人)。 容貌美麗:俊俏。俊美。俊秀。俊逸(俊美灑脫,不同凡俗)。英俊。 古同“峻”,大。 俏丑 筆畫數:; 部首:亻
專業解析
寒俊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層含義,既指人的身份才學,亦可形容氣質風貌,具體釋義如下:
一、本義:出身寒微而才學出衆者
指家境貧寒但才華卓越、品性高潔的賢士。該詞凸顯古代社會對寒門子弟憑借才德突破階層限制的贊譽。
典例佐證:
- 《後漢書·郭太傳》記載其“家世貧賤,早孤”,卻“博通墳籍,善談論”,被時人稱為“寒俊之冠”。
- 《世說新語·賞譽》載王導贊陳頵:“夫寒俊之士,雖當世被褐,然其胸懷珠玉。”
二、引申義:清冷俊逸的風骨或氣質
形容人或事物具有清冷脫俗、孤高俊逸的氣韻,常見于文學作品中。
典例佐證:
- 唐代詩人李商隱《霜月》以“青女素娥俱耐冷”暗喻寒俊之姿,後世注家評其“托寒俊以言志”。
- 宋代詞人周邦彥《玉樓春》中“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之景,被《宋詞鑒賞辭典》解讀為“以寒俊筆法繪蒼茫秋色”。
學術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第3卷,第1289頁“寒俊”詞條。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第492頁釋義及用例。
-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中對李商隱詩歌意象的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寒俊”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指出身寒微的傑出人才
-
基本釋義
指家境貧寒但才能出衆的人,常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中。其中“寒”指貧寒,“俊”指才智超群()。
-
曆史用例
- 《新唐書》記載唐代鄭薰選拔人才時“引寒俊”,體現對寒門才子的重視。
- 劉禹錫《子劉子自傳》提到“寒俊王叔文”,描述其出身低微卻才能卓越()。
-
異體寫法
也作“寒畯”,如《世說新語》注引晉代文獻稱陶侃為“寒俊”()。
二、形容清瘦英俊的外貌
-
現代引申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寒”指清瘦,“俊”指英俊,多形容男性兼具瘦削與俊朗的外形()。
-
文化背景
古代文人推崇瘦削而風雅的審美,如“魏晉風骨”中常見此類形象,該用法由此衍生。
使用注意
- 語境區分:在曆史文獻中多指才能,現代描述外貌時需結合上下文。
- 姓名學含義:作為名字時,“寒”屬水、“俊”屬火,可能隱含五行相克()。
别人正在浏覽...
阿沒闇合鮑姑井卑溼薄弱層層加碼常限闡曜襜褕朝露溘至臣妾愁腸九回闖将耽欲短足鄂君舟番陽豐功馮隆疳瘡崗位胳肢窩公産故障環玦呼噜噜矯國革俗膠片禁城靜園金粟紙畿驿筐人焜爛老謀深算羸惡鱗附内誠霓裳牛骍錢埒親飨窮對副勸善黜惡缺乏取戾忍铠日晶宂猥軟目标銳不可當撒漫生死之交戍役四蔽韬筆天火同和脫素維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