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n't be held back] 銳:鋒利。當:抵擋。形容來勢銳猛,無法阻擋
侯無領了千餘人,直突其陣,銳不可當。——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銳不可當”是一個常用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形容氣勢勇猛、鋒芒畢露,無法阻擋,多用于褒義語境。既可指軍隊或力量的威勢,也可形容個人才華或能力的出衆(如提到“才華不可抵擋”)。
詞義核心
出處
用法與結構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擴展,可參考漢典、成語詞典等來源。
《銳不可當》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情非常銳利、厲害,無法被對手抵擋。
它的拆分部首是“金”和“刀”,分别代表這個詞的意思是強力和尖銳。它的總筆畫數是19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晉書·王濟傳》中的記載,原句是“縱使銳不可當,亦隻是轉去耳”。後來,這個詞被引申為形容事物非常厲害、銳利。
繁體字的寫法是「銳不可當」。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以追溯到楚漢争霸時期的龜茲字。字形演變過程中,加入了許多筆畫的變化和簡化,最終形成了現代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銳不可當》的例句:
與《銳不可當》意思相近的成語有:“無堅不摧”、“刀槍不入”等。
與《銳不可當》意思相反的成語有:“軟弱無力”、“力不從心”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