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局促狹小。 宋 蘇轼 《正月二十一日病後述古邀往城外尋春》詩:“曲欄幽榭終寒窘,一看郊原浩蕩春。” 宋 範成大 《羔羊齋小池兩涘木芙蓉盛開有懷故園》詩:“牆籓束院落,寒窘令人癭。”
(2).猶寒酸,不體面。 錢锺書 《貓》:“逛舊貨攤去買便宜東西,多麼寒窘!”
“寒窘”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án jiǒng,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蘇轼、範成大等文人的作品原文。
寒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寒”表示寒冷、冷凍的意思,“窘”表示困窘、尴尬的意思。寒窘一詞的意思是指因為寒冷或其他原因而感到困窘和尴尬。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寒:冫(冰)+ 十
窘:穴(洞)+ 米(禾)+ 日(太陽)
寒窘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最早出現在《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在這部曆史文獻中,司馬相如用“寒窘”來形容自己貧困的境況和身處困境的狀态,因此“寒窘”一詞在這裡的意思是指生活困頓、窮困潦倒。
繁體字“寒窘”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區别。
古時候,“寒窘”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寒的古代寫法中,寒字下面的“寸”字要幹掉,隻剩下上面的“宀”字表示“房子”的意思;窘的古代寫法中,穴字上面的一個小點要幹掉,隻剩下洞和禾字。
1. 天氣這麼寒冷,他隻穿了一件薄外套,真是寒窘至極。
2. 他因為失去工作而陷入了寒窘境地,生活變得非常困難。
寒酸、寒冷、窘迫、窘境、寒意、窘态。
窘迫、困窘、尴尬。
舒適、安樂、富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