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行政訴訟法的意思、行政訴訟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規定行政訴訟程式的法律。我國在**制訂行政訴訟法,内容包括總則、受案範圍、管轄、訴訟參加人、證據、起訴和受理、審理和判決、執行、侵權賠償責任、涉外行政訴訟和附則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行政訴訟法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行政訴訟法,從漢語詞典及法律專業角度解釋,是指規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及人民法院審理此類案件程式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其核心在于為“民告官”提供法律依據和程式保障,确保行政權力受到司法監督。

一、核心定義與要素

  1. 主體範圍

    原告為合法權益受行政行為影響的公民、法人或組織;被告為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授權的組織。例如,對行政處罰不服的企業可起訴市場監管部門。

  2. 訴訟對象

    針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如罰款、許可駁回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抽象行政行為(如制定規章)通常不可訴。

  3. 核心目的

    通過司法程式解決行政争議,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保護公民、法人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條立法宗旨)。

二、法律特征與原則

三、法律淵源與體系

我國現行《行政訴訟法》于1989年頒布,2014年、2017年兩次修訂,構成程式主幹。配套司法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行政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8〕1號)細化操作規則。實體法則散見于《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等單行法。

四、實踐意義

權威依據: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詞條“行政訴訟”。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7修正)全文,中國人大網 http://www.npc.gov.cn
  3.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行政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8〕1號),最高人民法院官網 http://www.court.gov.cn

網絡擴展解釋

行政訴訟法是規範行政訴訟程式的核心法律,其核心含義和要點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立法目的

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争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同時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程式性法律。它既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準則,也是訴訟參與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依據。

二、法律地位與制定曆程

• 我國《行政訴訟法》于1989年4月4日由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1990年10月1日實施; • 現行版本為2017年修訂版,與《刑法》《民法典》同屬國家基本法律體系; • 被學界稱為"當代中國行政法治的奠基之作"。

三、核心内容框架

  1. 受案範圍:明确可訴行政行為類型,但排除如刑事偵查行為、行政調解等特定情形;
  2. 訴訟程式:涵蓋起訴受理、證據規則、審理判決、執行等全流程規範;
  3. 主體權利義務:規定原告(公民/組織)、被告(行政機關)及訴訟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4. 特殊制度:包括舉證責任倒置(行政機關承擔主要舉證責任)、合法性審查原則等。

四、典型特征

•雙重功能:既保障公民訴權,又監督行政機關; •程式法屬性:側重規定訴訟活動程式規則,與實體法相區别; •司法審查性質:法院主要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而非合理性。

五、實踐意義

通過"民告官"制度設計,打破了傳統"官本位"觀念,推動了依法行政進程。數據顯示,自實施以來全國行政訴訟案件年均增長率達15%,2024年已突破30萬件,成為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推手。

别人正在浏覽...

拜家慶絆絆磕磕半舍背臣不語兵昌霍遲疑不決充隱疵玷搗子大庖颠隮第宇泛利燔炰飛控陔養宮縧光前絶後歸趙汩漱鼓下姑壻火林借單,借單兒嗟重籍居幾腔據牀軍符軍具看中斂銳理會吝澀镂管露節率亮拿解撇蘭疲劇寝具寝獸驅衆人匠商務代表處燒荒食少事煩時暫霜芬數算松解歲稔年豐瑣才提選吳楚帆下場門小娥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