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害心的意思、害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害心的解釋

害人害物之心。《十輪經》卷四:“象是畜生,堕於八難,見染衣人尚不加惡生於害心。” 唐 元稹 《蛒蜂》詩之三:“蘭蕙本同畹,蜂虵亦雜居,害心俱毒螫,妖焰兩吹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害心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傷害他人的惡意或歹念。該詞強調主觀上存有加害他人的意圖,常見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

二、詞源與引證

  1. 古代典籍用例

    •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載:“太子疾(伍被)有害心。”指太子對伍被懷有加害之意。
    • 《資治通鑒·唐紀》提及:“(李林甫)陰險害心,構陷忠良。”形容李林甫以惡意構陷他人。
  2. 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害人之心;惡意。”并引清代黃宗羲《明夷待訪錄》例證:“君主以天下利害之權皆出于我,遂以害心示天下。”

三、語義演變

四、近義與反義

參考來源

  1. 《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2. 《資治通鑒》(國學網電子文獻)
  3.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4.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害心”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害人害物之心,其解釋及相關信息如下:


基本釋義


出處與例句

  1. 佛教經典《十輪經》
    提到“象是畜生,堕於八難,見染衣人尚不加惡生於害心”,意為即使是堕入困境的動物(象),面對修行者(染衣人)也不會産生害心。
  2. 唐代詩人元稹的《蛒蜂》詩
    詩句“蘭蕙本同畹,蜂蛇亦雜居。害心俱毒螫,妖焰兩吹噓”中,用“害心”形容蜂蛇的惡毒本性。

詞義擴展


結構分析


“害心”一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佛教文本中,形容對他人或他物存有的傷害意圖,帶有較強的負面道德色彩。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典籍背景,可參考《十輪經》及唐代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哀郢阿夷白龍臛白玉琯徧遊颮颮兵饷曹官車墊陳規沉陷出訟答剌等别渎職馮馮翼翼鳳曲附根公益金挂鬥龜長于蛇海不波溢駭唬豪制歡奮渙爛簡奧绛麾僵卧睑炎稽古揆今驚耍敬養金飔季秋局體匡持陵踰臨難如歸緑螭骢木寓龍七事八事軟包褥套射策聖辰麝煙蛇珠雀環釋愦世蔭壽序衰損水館嗣世枱曆鐵扇公主外藩蝸醢銷匿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