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誡的意思、規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誡的解釋

[admonish and warn] 規勸告誡

(郗鑒)後朝觐,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見,必欲苦相規誡。 王麼知其意,每引作它言。——《世說新語·規箴》

詳細解釋

規正告誡。《後漢書·周舉傳》:“尚書 郭虔 、 應賀 等見之歎息,共上疏稱 舉 忠直,欲帝置章禦坐,以為規誡。”《舊唐書·元行沖傳》:“ 行沖 性不阿順,多進規誡。”《明史·黃得功傳》:“ 得功 粗猛不識文義……然忠義出天性,聞以國事相規誡者,輒屈己改不旋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規誡”是由“規”與“誡”組成的複合動詞,指以勸告、警示的方式糾正他人的言行,常用于長輩對晚輩、師長對學生等具有指導關系的語境中。其核心含義包含兩方面:一是通過正面引導提出建議,二是明确指正錯誤以避免重蹈覆轍。例如《後漢書》中“規誡之言,日聞于耳”即體現了這一用法的曆史淵源。

從詞義演變角度分析,“規”本義為畫圓的工具(如圓規),引申為規範、準則;“誡”則從“言”部,強調用言語勸誡。兩者結合後,既包含制定行為标準,又突出言語教導的過程。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如“老師規誡學生遵守紀律”或“家書中的規誡之辭”。

權威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将“規誡”釋義為“規勸告誡”,并标注其為書面用語。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的《新華成語大詞典》進一步指出,該詞隱含“以善意且嚴肅的态度進行教導”的語義色彩。

需注意,“規誡”與“規勸”存在細微差異:前者更強調在勸告中帶有警示意味,後者則偏重溫和勸導。例如《論語·裡仁》中“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雖未直接使用該詞,但體現了儒家文化中規誡思想的精神内核。

網絡擴展解釋

“規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 guī jiè ,意為規勸告誡,通常指以善意的方式引導他人改正錯誤或避免過失。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2.正确寫法與常見誤區

3.曆史用例與引證

4.使用場景與示例

5.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曆史演變或具體案例,可參考《世說新語》《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奔戎不蔔采絺參考超産出店道祖丁内艱頓甲二湖法酒幹誤公槐恭桶宮庸鼓波海狗痕釁環列之尹恚駡慧士惑營假相國甲乙羁絡矜功負氣開緣尻坐空間站賫持狸變流金耄思名單木腸偏畸彯蕭平弄拼裝蜻蜓撼石柱齊雲社全能全新日薄虞淵鍒穎聖覽神行法食不遑味詩聖四不相私卒隋炀帝毯子條裙湍怒晚蠶握蘭斡葬向迩奚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