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握蘭的意思、握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握蘭的解釋

(1).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尚書郎﹞握蘭含香,趨走丹墀奏事。”蘭,香草。後以“握蘭”指皇帝左右處理政務的近臣。《隋書·百官志上》:“自禮闈陵替,歷茲永久,郎署備員,無取職事。糠粃文案,貴尚虛閑,空有趨墀之名,了無握蘭之實。” 唐 楊炯 《常州刺史伯父東平楊公墓志銘》:“入踐郎官,含香握蘭。” 宋 王禹偁 《贈禮部宋員外閣老》詩:“堪笑白頭 王小諫 ,握蘭猶未得相親。”

(2).古時握蘭以贈别。《文選·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握蘭勤徒結,折麻心莫展。” 李善 注:“ 靈運 《南樓中望所知遲客詩》曰‘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擿,路阻莫贈問,雲何慰離析?’然握蘭擿苕,鹹以相贈問也。”

(3).喻孝養父母。 唐 劉禹錫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赴東都》詩:“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參見“ 蘭陔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握蘭”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綜合解析:

1. 指皇帝身邊的近臣
源自漢代應劭《漢官儀》記載,尚書郎需“握蘭含香”在丹墀(宮殿台階)奏事。這裡的“蘭”是香草,象征官員的清廉與高雅,後以“握蘭”代指在皇帝左右處理政務的重要官員。如《隋書》提到“了無握蘭之實”,唐代楊炯墓志銘中也有“含香握蘭”的描述。

2. 古時贈别習俗
古人離别時有互贈蘭花的傳統,“握蘭”成為表達惜别之情的象征。這一用法可見于詩詞典故,但具體出處需結合更多文獻考證。

3. 比喻孝養父母
《文選·謝靈運詩》中“握蘭勤徒結”一句,李善注解将“握蘭”引申為盡心奉養雙親的行為,體現了儒家文化中“孝道”與高潔品行的關聯。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握蘭》

《握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握蘭》的第一個字是“握”,它的部首是“手”,拼音為“wò”,包含12個筆畫。

《握蘭》的第二個字是“蘭”,它的部首是“艸”,拼音為“lán”,包含10個筆畫。

來源

《握蘭》這個詞語出自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在小說中,作者曹雪芹使用這個詞來形容主人公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感人情節。

繁體

《握蘭》的繁體寫法為「握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候《握蘭》的寫法為「握蘭」。

例句

1. 少女輕輕地握着一枝鮮花,如同握蘭一樣溫柔。

2. 他握住蘭花的那一刹那,感到一陣幸福和甯靜。

組詞

可以根據《握蘭》中的兩個字來組詞,如“握手”、“蘭花”等。

近義詞

與《握蘭》相關的近義詞包括“持蘭”、“把蘭”等。

反義詞

與《握蘭》相對的反義詞可以是“放蘭”或者“舍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