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onish and warn] 规劝告诫
(郗鉴)后朝觐,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 王么知其意,每引作它言。——《世说新语·规箴》
规正告诫。《后汉书·周举传》:“尚书 郭虔 、 应贺 等见之叹息,共上疏称 举 忠直,欲帝置章御坐,以为规诫。”《旧唐书·元行冲传》:“ 行冲 性不阿顺,多进规诫。”《明史·黄得功传》:“ 得功 粗猛不识文义……然忠义出天性,闻以国事相规诫者,輒屈己改不旋踵。”
“规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guī jiè ,意为规劝告诫,通常指以善意的方式引导他人改正错误或避免过失。以下是详细解释:
“我会婉言规诫他不要这样做。”(查字典)
“良言规诫”常被写入家训,以传承家风。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历史演变或具体案例,可参考《世说新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来源。
《规诫》(guī jiè)是一个中文词汇,表示警告、告诫、劝诫。指对他人提出一定的要求或规范,希望对方能够遵守。
《规诫》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
《规诫》总共由11笔画构成,其中规部3笔,诫部8笔。
《规诫》一词的来源是古代汉字演变而来。在繁体中,规的部分写作「規」,诫的部分写作「誡」。
在古代汉字中,规的上半部分写成「八」字,下半部分写成「口」字,诫的上半部分写成「言」字,下半部分写成「去」字。
1. 周末的家训会上,父亲一再对我进行规诫,希望我能更加自律。
2. 这个培训课程主要是对刚刚上岗的员工进行规诫,让他们了解公司的工作规范。
1. 规矩:表示遵守的准则,遵循社会公共行为规范。
2. 规范:表示某一领域内应当遵循的标准和准则。
3. 劝诫:表示对他人的规劝,希望对方能够明白并改进。
1. 谆谆告诫:语气婉转但态度坚决的劝诫。
2. 忠告:真诚的建议和告诫。
1. 赞美: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赞扬和鼓励。
2. 提携:表示对某人的支持和培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