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廣文的意思、廣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廣文的解釋

[drillmaster; instructor] 唐天寶九年設廣文館。設博士、助教等職,主持國學。明清時因稱教官為“廣文”,亦作“廣文先生”

諸公衮衮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飯不足。——唐· 杜甫《醉時歌贈廣文館學士鄭虔》

詳細解釋

(1).寬厚的文德。《商君書·徕民》:“天下有不服之國,則王以春圍其農,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陳其寶,以大武搖其本,以廣文安其嗣。”

(2).“廣文先生”的簡稱。指 唐 鄭虔 。 唐 杜牧 《鄭瓘協律》詩:“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

(3).“廣文先生”的簡稱。泛指清苦閑散的儒學教官。 宋 葉適 《鄱陽董季興往遊懷玉山》詩:“廣文偶來亦同病,買田施食慇懃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妾前以四金寄廣文,已復名在案。”詳“ 廣文先生 ”。

(4).“廣文館”的簡稱。《新唐書·百官志三》:“﹝祭酒、司業﹞掌儒學訓導之政,總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廣文》:“始,其春官氏擢廣文生者,名第無高下。”詳“ 廣文館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廣文的漢語詞典釋義

1. 唐代官職名稱

廣文指唐代國子監下設的廣文館的學官,職責為教授儒學經典。該官職始設于唐玄宗時期,杜甫在《醉時歌》中提到的“廣文先生”即指此職,反映了其清貧但清高的形象。

例:

“諸公衮衮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來源:《漢語大詞典》(鍊接)、《新唐書·百官志》

2. 明清時期對儒學教官的泛稱

明清時期,“廣文”引申為對地方儒學教官(如府學教授、縣學教谕)的尊稱。這類官職地位較低且俸祿微薄,故文學作品中常以“廣文”代指貧寒的文人或教師。

例:

《聊齋志異》中“廣文寒苦”即形容教官生活清貧。

來源:《辭源》(鍊接)、《聊齋志異》注疏

3. 現代姓氏用法

“廣文”作為複姓罕見,但可作為名字使用,取義“博學廣識”。

來源:《中華姓氏大辭典》

文化意義

“廣文”一詞承載了古代文人的精神内核:清貧自守、笃志治學。其演變從官職名稱到文化符號,反映了傳統社會對教育者的尊重與同情。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史料,例證與文獻來源可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廣文”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1. 曆史官職與機構
    唐代天寶九年(公元750年)設立“廣文館”,隸屬國子監,負責教授儒學經典,其博士、助教等職位被稱為“廣文先生”。明清時期,“廣文”成為對儒學教官的泛稱,如杜甫詩句“廣文先生官獨冷”即指此職。

  2. 寬厚文德的象征
    《商君書·徕民》中“廣文”指代寬厚仁德的治國理念,強調以文德安撫民心,如“以大武搖其本,以廣文安其嗣”。

  3. 特指曆史人物鄭虔
    “廣文”亦為唐代學者鄭虔的别稱,因其曾任廣文館博士,後世詩文常以“廣文”代指他,如杜牧詩句“廣文遺韻留樗散”。

  4. 姓名中的寓意
    作為人名,“廣”象征廣闊、宏大,“文”則指文化修養或文采,組合後寄托學識淵博、德行兼備的期許。

  5. 文學與泛指用法
    在文學作品中,“廣文”可泛指清貧閑散的儒學教官,或代指學問深厚的文人群體,常與“樗散”(無用之材)形成對比,凸顯其淡泊特質。

“廣文”核心含義與儒學教育、文德修養相關,具體需結合曆史背景和文本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安吉贲耀補空不目財政結餘殘略籌借抽象藝術春韶雕悍豆油斷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旛竿輻照趹踶還付寒歲好懷荷花大少禾束洪厓篁筍賄串火蛾驕竪驚奇噤口捲舌钜工舉業樂然俚詞劉熙載龍鸾字胪驩駱越邁開漫郎妙飾逆産牛腹書齊梁清淨慶色求馬唐肆熱喪三脆面三饑兩飽少嫩攝政拾塵十亂士子貪夫貪夫狥財田熟委從詳缛諧媟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