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齊 梁 是 南北朝 時期偏安于南方的兩個王朝。由于政治腐敗,國勢不振,統治時間都很短。後因以“齊梁”指奢靡衰敗的局勢。 宋 曾極 《金陵百詠·八功德水》:“中涵百衲煙霞色,不染 齊 梁 歌舞塵。”《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本朝若不是 永樂 振作一番,信着 建文 軟弱,久已弄成個 齊 梁 世界了。”
(2).見“ 齊梁體 ”。
“齊梁”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文學兩個維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信息,具體如下:
朝代指代
齊梁指南北朝時期南方的兩個連續政權——南齊(479-502年)和南梁(502-557年)。兩朝均為蕭氏家族建立,統治時間短暫(共78年),且因政治腐敗、國力衰弱被後世視為奢靡衰敗的象征。例如《儒林外史》以“齊梁世界”暗喻政局混亂。
文化特征
盡管政權短命,齊梁時期卻是文化繁榮階段,尤其在文學、音韻學等領域成就顯著。蕭氏皇室推崇文教,促成“齊梁體”詩歌的興起,為唐代格律詩奠定基礎。
齊梁體
指齊梁時期流行的詩歌體裁,注重聲律對仗和辭藻雕琢,代表作家如沈約、謝朓。該體裁對後世近體詩(如唐詩)影響深遠。
在古籍中,“齊梁”常被借喻浮華衰敗的局勢。例如宋代曾極詩句“不染齊梁歌舞塵”,即以齊梁的奢靡對比高潔品格。
補充說明:部分資料提及“齊梁”為“多人協力”的成語,但此釋義未被權威曆史文獻廣泛采納,可能為誤傳或罕見用法。建議以朝代及文學含義為主。
齊梁(qí liáng)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齊梁的意思是指達到同一高度或水平,比喻能力、地位或成就相當。
齊梁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齊(齊字的部首是齊字頭)和梁(梁字的部首是木字旁),分别是5、11畫。
齊梁最早出現在《莊子·内篇·逍遙遊》中,引申為同高相等。在古代典籍中,齊梁多用來形容人的德行和能力,并以此來衡量或比較。
繁體字“齊梁”和簡體字相同,沒有發生變化。
在古代,齊梁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根據古籍資料,齊梁的古代寫法為“齊樑”,其字形稍有差異,但意思相同。
1. 兩位選手的技術實力非常齊梁,比賽結果難以預測。
2. 他們兄弟二人曆經努力,如今已經在各自的領域裡齊梁了。
- 齊心合力
- 并駕齊驅
- 平起平坐
- 并列第一
近義詞:
- 并駕齊驅
- 同仇敵忾
- 相提并論
反義詞:
- 衡出不窮
- 迥然不同
- 懸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