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拾塵的意思、拾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拾塵的解釋

傳說 孔子 困于 陳 蔡 之間,七日不得食。後得米,由 顔回 、 仲由 二人在一間破屋裡燒飯。 顔回 見一塊煙灰落到飯裡,感到被弄污的飯棄之可惜,就取來吃了。 子貢 從遠處望見,以為他偷食,告訴了 孔子 。 孔子 說 顔回 不會做這種事。後來問明情況, 孔子 說:我也會這樣做的。見《孔子家語·顔回》《呂氏春秋·任教》亦載此事,稍異:謂 孔子 親見而懷疑,後查明情況,歎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後以“拾塵”喻因誤會而緻疑。 晉 陸機 《君子行》:“掇蜂滅天道,拾塵惑 孔顔 。” 唐 李白 《雪讒詩贈友人》:“拾塵掇蜂,疑聖猜賢。”《舊唐書·韋處厚傳》:“蓋 曾參 有投杼之疑,先師有拾塵之戒。”亦作“ 拾煤 ”。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於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閒,於拾煤而知聖賢之可疑。” 明 陳子龍 《複張郡侯書》:“誰興拾煤之謗,徒受唾天之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拾塵”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詞義解釋

“拾塵”字面指撿拾煙灰,實際源自《呂氏春秋·任數》和《孔子家語·顔回》記載的典故:孔子周遊列國時被困于陳蔡之間,斷糧七日。弟子顔回找到米後煮飯,因煙灰落入飯中,他不忍浪費便撿起沾灰的米吃掉。子貢誤以為顔回偷食,孔子卻堅信顔回品行,後經查證真相大白。

二、比喻意義

該詞引申為因誤會而産生的猜疑,特指對賢德之人的無端懷疑。如晉代陸機《君子行》用“拾塵惑孔顔”暗喻誤會,唐代李白《雪讒詩贈友人》也借“拾塵掇蜂”表達蒙冤。

三、典故差異

不同文獻記載略有不同:

四、文學引用

該典故常與“掇蜂”(周代伯奇被繼母誣陷典故)并用,如《舊唐書》以“拾塵之戒”警示君臣猜忌。

提示:若需查看《呂氏春秋》原文或相關詩詞,可通過古籍數據庫獲取完整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拾塵的意思

拾塵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清除積聚的塵土。拾指的是清理、細心彙集,塵指的是塵埃、灰塵。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拾字的部首是扌(手部),塵字的部首是土,拾字的總筆畫數為8,塵字的總筆畫數為6。

來源和繁體

拾塵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在繁體字中,拾字保持不變,塵字的繁體形式為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拾字形狀與現代相似,塵字的形狀稍有變化。在古代,塵字用的是一種類似于"千"的形狀,表現出一種漫天飛揚的意象。

例句

1. 思考的時候,腦海中總是難以拾塵。

2. 這個房間已經很久沒有人打掃了,塵埃積聚得厚厚的,需要用心拾塵。

組詞

1. 拾掇(整理、收拾)

2. 拾遺(搜集撿到的遺失物品)

3. 拾級(一步步向上攀登)

近義詞

1. 掃除(清理、除塵)

2. 清掃(清除雜物)

3. 除塵(清除塵土)

反義詞

積塵(積聚的塵埃)

堆塵(堆積的塵土)

聚塵(聚集的塵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