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書的意思、白書的詳細解釋
白書的解釋
(1).削去樹皮,在白色樹幹上寫的字。《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龐涓 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仍鑽火燭之。”
(2).禀告;陳述。 唐 道宣 《續高僧傳·釋經三·慧淨》:“略申片意,謹此白書。”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白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個主要含義,其解釋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削去樹皮,在白色樹幹上寫字
- 出處:最早見于《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龐涓在樹下發現孫膑刻寫的文字:“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仍鑽火燭之。”這裡指削去樹皮後,在白色樹幹上刻字傳遞信息。
- 場景:古代因缺乏紙張,常用樹皮或木簡書寫,削去樹皮後露出的白色樹幹表面更易刻寫。
-
禀告、陳述
- 出處:唐代道宣《續高僧傳》中記載:“略申片意,謹此白書。”此處“白書”意為恭敬地陳述或彙報。
- 用法:多用于古代文書或正式場合的表達,含謙遜之意。
二、現代引申
- 專有名詞:現代語境中,“白書”可能指代特定作品或遊戲,如《幽遊白書》(日本動漫名)。但此為音譯或特定命名,與原詞含義無關。
- 其他誤用:部分網頁提到“白”字單獨的含義(如空白、明白等),但“白書”作為固定詞組時,不涉及這些引申義。
三、總結
“白書”的核心含義聚焦于古代書寫方式和正式陳述行為。若需進一步了解《史記》或《續高僧傳》中的具體典故,可查閱相關古籍原文或權威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書(bái shū)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寫了字但沒有經過加工裝訂、編寫成冊的書籍,通常是指草稿、手稿或者未經編輯整理的文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白字的部首是日(rì),表示與太陽有關的事物。
- 白字的總筆畫數是八畫。
來源:
白書這個詞的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文化習慣。人們在創作過程中,通常會先将文字寫在白紙上,進行修改和整理後才會編成正式的書籍。
繁體:
白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白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白字的寫法與現代相似,都是由「日」和「白」組成。在古時候對白書的定義與現代稍有差異,那時白書通常指的是沒有正式編纂成冊的私人筆記、手稿等。
例句:
1. 我還沒來得及整理,隻是寫了幾頁白書。
2. 他的新作還隻是一本白書,尚需編輯和潤色。
組詞:
白紙、白字、白稿
近義詞:
草稿、手稿、底稿
反義詞:
正式出版、印刷品、正文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有需要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