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遠賤近的意思、貴遠賤近的詳細解釋
貴遠賤近的解釋
重視相距遠者,輕視相隔近者。猶言厚古薄今。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雲笈七籤》卷七八:“應是矯俗之人,故述斯詐以惑凡庶矣,嗟乎!莫不由貴遠賤近之所緻也。” 朱自清 《正變》二:“論‘文變’的人,對于‘時’多少持着平等觀,但也還不免貴遠賤近或‘競今疏古’的偏見。”亦作“ 貴遠鄙近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香山居士》引 宋 蔡寬夫 《詩話》:“ 楚 人發語之辭曰羌曰蹇,平語之辭曰些,一經 屈 宋 采用,後世遂為佳句,但世俗常情,不能無貴遠鄙近耳。”
詞語分解
- 貴的解釋 貴 (貴) ì 價錢高,與“賤”相對:貴賤(a.價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無論如何)。春雨貴如油。 指地位高:貴族。貴戚。貴望(尊貴的門第和聲望)。 敬辭,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貴國。貴
- 近的解釋 近 ì 距離短,與“遠”相對:接近。附近。靠近。近路。近景。舍近求遠。近在眉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水樓台。 現在以前不久的時間:近況。近來。近代。近歲。近聞。近照。近體詩。 親密:親近。近親。近臣
網絡擴展解釋
“貴遠賤近”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重視年代久遠或地理位置遙遠的事物,而輕視時間或空間上接近的事物,常與“厚古薄今”同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面理解:“貴”指重視、推崇,“遠”指時間或空間上的遙遠,“賤”指輕視、貶低,“近”指當下或鄰近的事物。整體指盲目推崇古代或遠方的事物,貶低當代或近處的事物。
2.出處與背景
- 最早出自三國時期曹丕的《典論·論文》:“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于自見。”
- 曹丕借此批評當時文人盲目推崇古人作品、忽視當代優秀創作的現象。
3.近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厚古薄今、貴古賤今、貴遠鄙近。
- 用法:多用于批評文化、學術領域中的偏見,含貶義;結構為聯合式,可作謂語或定語。
4.示例與延伸
- 古代用例:如《雲笈七籤》提到“矯俗之人,故述斯詐以惑凡庶”,暗指借古遠之事迷惑大衆。
- 現代用例:朱自清在《正變》中批評文壇“不免貴遠賤近或競今疏古的偏見”。
5.現實意義
該成語提醒人們避免盲目崇拜曆史或遠方,應客觀評價當下與鄰近事物的價值,尤其在文化傳承、學術研究中需平衡古今關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典論·論文》原文或相關文學評論。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