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蝈氏的意思、蝈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蝈氏的解釋

古官名。掌清除蛙類動物。《周禮·秋官·蝈氏》:“蟈氏,掌去鼃黽。焚牡蘜,以灰灑之,則死。” 鄭玄 注:“ 齊 魯 之間謂鼃為蟈;黽,耿黽也。蟈與耿黽尤怒鳴,為聒人耳,去之。” 清 曹寅 《聞蛙》詩:“我官同蟈氏,清夜聽閒冷。” 清 趙翼 《食田雞戲作》詩:“嘗攷 康成 註《蟈氏》,上供禦食始 漢 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蝈氏是《周禮》中記載的古代官職名稱,專司驅除蛙類害蟲,其名稱來源與職能均與蛙類相關。以下是詳細釋義與考據:


一、字義溯源

  1. "蝈"的本義

    《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蝈"字,但清代段玉裁注《周禮》時指出:"蝈,今之蛙字……古謂蛙為蝈。" 其字形從"蟲"、"國"聲,本義指蛙類動物,尤指鳴聲擾人的青蛙。

  2. "氏"的職能屬性

    "氏"在此表示官職類别,與《周禮》中"冥氏"(掌除猛獸)、"翦氏"(掌除蠹蟲)等命名邏輯一緻,體現古代以職能命官的特點。


二、職能考據

據《周禮·秋官·蝈氏》記載:

"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菊,以灰灑之則死。"

其職責為驅除田間蛙類("蛙黾"),方法是用焚燒菊科植物(牡菊)的灰燼灑向蛙群以滅殺。此職能反映周代對農業害蟲的系統化管理,蛙類因鳴叫擾民或破壞作物而被視為需清除的對象。


三、曆史背景與文化意義

  1. 生态治理的早期實踐

    蝈氏采用植物(牡菊)滅蛙,體現先秦時期利用生物特性進行生态幹預的智慧,被視為古代環保技術的雛形。

  2. 禮制中的象征意義

    在《周禮》的官僚體系中,蝈氏隸屬"秋官"(掌刑罰),暗示蛙鳴被視為破壞社會秩序的"噪音",需以刑罰類比的手段治理,折射古人對自然秩序與社會秩序的統一認知。


四、學術争議與演變

部分學者(如清代孫诒讓)認為"蛙黾"并非泛指所有蛙類,而是特指鳴聲聒噪的品種(如《夏小正》稱"鼃"者)。漢代以後,隨着官職體系變遷,蝈氏職能逐漸消失,但其名仍作為古代生物防治的典型案例被後世農書援引。


權威參考資料:

  1. 《周禮·秋官·蝈氏》全文及鄭玄注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 孫诒讓《周禮正義》釋"蝈氏"(中華書局點校本)
  3. 錢玄《三禮辭典》"蝈氏"條(江蘇古籍出版社)
  4. 彭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第四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 李根蟠《中國古代農業》第三章"害蟲防治"(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蝈氏”一詞的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官職釋義(主流解釋)

  1. 基本定義
    蝈氏是周代設立的官職,隸屬于秋官系統,主要負責驅除蛙類等幹擾性動物。據《周禮·秋官》記載,其職責包括焚燒牡菊(一種植物)并用灰燼驅趕蛙類,以減少鳴叫對環境的幹擾。

  2. 職能背景
    古代齊魯地區稱蛙為“蝈”,因蛙鳴聒噪影響生活,故設專職管理。鄭玄注《周禮》時強調此官職的設立與民生環境治理相關。

二、現代引申義(少數說法)

三、字詞解析

建議在學術或曆史語境中采用“古代官職”釋義,若遇現代引申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步武娼優償冤絺索鋤薙單純詞丹麥人棟鄂部兜盤繙纡風火牆風棹幹害幹奴高就宮廷谷丙轉氨酶測定寒床賀版後章貨架子蹇吃假人距逆聚義口角春風來電累席練筆嶺隘陵晨胧胴瞢眩沕滑鳥蟲篆枿坐俳諧體蓬蓬勃勃破功夫氣核窮辟散越善處山窮水絶霜鴻黍米傞俄泰液探鈎讨吃棍提拔題醒同伴通練猥大蝸廬五更天俠節響集小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