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鈎吻的意思、鈎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鈎吻的解釋

(1).常綠灌木。纏繞莖,葉子卵形或披針形,花黃色,果實為蒴果,種子有毒,中醫入藥。也稱斷腸草、大茶藥、火把花、葫蔓藤、野葛、毒根、黃藤等。《太平禦覽》卷九九○引 漢 桓譚 《新論》:“鉤吻不與人相宜,故食則死,非為殺6*人生也。”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斯誠委夷路而陷叢棘,舍嘉旨而咽鉤吻者也。”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鉤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療甚多,注釋者多端,或雲可入藥;或雲有大毒,食之殺6*人。”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鈎吻》

(2).勾曲的鳥嘴。如鷹、鹫之類的喙。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鈎吻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鈎吻的漢語詞典釋義

1. 植物學定義

鈎吻指馬錢科鈎吻屬常綠藤本植物(Gelsemium elegans),俗稱“斷腸草”“胡蔓藤”。其根、莖、葉含劇毒生物堿(如鈎吻素),誤食可緻呼吸麻痹死亡。《中國植物志》明确記載:“鈎吻全株有毒,尤以嫩葉為甚。”

2. 中醫學術語義

在傳統醫學中,鈎吻為有毒中藥材,具祛風攻毒、消腫止痛之效,但須經炮制且嚴格控制劑量。《本草綱目·草部》載:“鈎吻,辛溫有大毒……主治金瘡乳痓,惡毒疥癬。”因毒性極強,現代臨床已罕用。

3. 古漢語引申義

“鈎吻”字面可解為“鈎連相吻”,引申指器物部件的鈎狀連接結構。東漢《說文解字》注:“鈎,曲也;吻,口邊也”,喻指如唇齒相扣的鈎狀物。此義今已少用,多見于古籍。


權威文獻參考

  1. 《中國植物志》(科學出版社)

    第61卷詳細描述鈎吻形态特征與毒性成分。

  2. 《本草綱目》(校注本)(人民衛生出版社)

    李時珍原著,記載鈎吻藥性及中毒症狀。

  3. 《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現代中藥學專著,分析鈎吻藥理與禁忌。

  4.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清代段玉裁注,釋“鈎”“吻”古義。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可驗證的線上鍊接,此處引用紙質權威典籍,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正版數據庫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鈎吻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區分。以下是其主要解釋:

一、植物名稱(主要含義)

  1. 基本屬性
    鈎吻是馬錢科鈎吻屬的常綠木質藤本植物,學名Gelsemium elegans。其莖纏繞,葉片膜質呈卵形或披針形,花黃色,蒴果卵形,種子有翅且含劇毒。

  2. 别名與毒性
    俗稱斷腸草、大茶藥、野葛等。全株有毒,尤其是根、葉毒性最強,誤食可緻命。古代文獻如《本草綱目》也記載其毒性。

  3. 藥用價值
    中醫外用可祛風攻毒、散結消腫,治療濕疹、癰腫、跌打損傷等。但禁止内服,孕婦禁用。

  4. 分布與特征
    主要分布于中國雲南、廣東、福建及東南亞地區,生長于海拔650-1700米的灌叢中。


二、其他含義


注意事項:鈎吻常被誤作金銀花,需嚴格區分以避免中毒。如需藥用,務必在專業指導下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闆塊構造說貶譏逼憚逼趕撥置不得了不煞不相下宸居出人意表鵝籠兒女親家迩言俯逼鈎盤關西孔子詭雅異俗哈什合關惠義狐鼠互助組攪煩交讓木家仙寄褐錦帶金剛老兒當忌族巨風均分狼角陋宗落梅花門下士蹑追披毛破使葡萄宮椠人傾崎窮固騎手人中之龍弱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歙漆阿膠十八開使心作幸秫櫱樹俗立化歎詠銅鬥兒家私通介五谷囊無撓無萱遐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