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听的意思、拱听的详细解释
拱听的解释
犹恭听。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拱听讜言,申旦忘寝。” 明 李东阳 《周公神道碑铭》:“皇太子每起立拱听。”《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 备 当拱听明诲。”
词语分解
- 拱的解释 拱 ǒ 两手抱拳上举,以表敬意:拱手。拱揖。 两手合围:拱抱。拱木。拱璧。 环绕:拱卫。拱护。拱北(众星环卫北极星)。 耸起,隆起,弯曲成弧形:拱肩缩背。拱顶。拱门。拱桥。 向上或向前推,顶动:拱芽。
- 听的解释 听 (聽) ī 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听计从。 任凭,随:听任(坣 )。听凭。听之任之。 治理;判断:听讼(审理案件)。听政。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
专业解析
“拱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恭敬地聆听。它通常用于描述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或表示谦逊时,怀着敬意、专注地听取对方的话语或教诲。
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恭敬地听;专注而谦逊地聆听。强调听者姿态的谦卑和对说话者的尊重。
-
构词分析:
- 拱:本义为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如“拱手”)。引申为环绕、弯曲以示恭敬,或直接表示恭敬的态度。
- 听:用耳朵接收声音,引申为听取、听从。
- 拱听:由“拱”和“听”组合而成,形象地描绘了“以恭敬的姿态(如同拱手般)去倾听”的状态。
-
用法特点:
- 书面语色彩: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具有较浓的书面语色彩,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历史叙述或需要表达庄重、谦逊语气的场合。
- 对象:常用于听地位尊贵者、长辈、贤者或有价值的话语(如教诲、指示、高见等)。
- 情感色彩:带有明显的谦恭、尊敬、专注的情感色彩。
-
现代使用情况:
- 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已很少使用,被更口语化的表达如“恭听”、“洗耳恭听”或直接说“认真听”、“仔细听”所替代。但在一些正式场合、书面表达或仿古语境中仍可见到。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对“拱听”有明确收录和释义,定义为“敬听;恭听”。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单独收录“拱听”词条,但其对“拱”字义项的解释(如“拱手”)和“听”的解释,以及收录的“恭听”、“洗耳恭听”等近义词,为理解“拱听”的含义提供了权威依据。
- 古代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常有“拱听教诲”、“拱听高论”等用法,是理解该词实际运用的重要语料来源(例如《三国演义》中刘备常对诸葛亮、庞统等人说“愿闻其详”或表达类似“拱听”之意)。
网络扩展解释
“拱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核心含义为“恭敬地聆听”。以下是综合多个文献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
“拱听”由“拱”和“听”组成:
- 拱:本义为两手相合(拱手礼),引申为恭敬的态度。
- 听:指聆听。
组合后表示以谦恭的姿态专注地听,常见于正式或庄重的场合。
-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恭听、敬听、肃听。
- 反义词:敷衍、充耳不闻。
二、历史文献用例
-
古代典籍
- 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拱听讜言,申旦忘寝。”(恭敬听取正直言论,彻夜未眠。)
- 明代李东阳《周公神道碑铭》:“皇太子每起立拱听。”(皇太子常起身恭敬聆听。)
-
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中,刘备对诸葛亮说:“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此处“拱听”凸显刘备的谦卑与诚意。
三、使用语境与搭配
- 典型搭配:常见于表达对尊长、智者言论的尊重,如“洗耳拱听”(例句)。
- 现代适用性: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用于仿古文体或引用历史典故。
四、注意事项
需注意“拱听”与“恭听”的细微差异:“拱听”更强调肢体动作(如拱手)与态度结合,而“恭听”仅表恭敬态度。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可参考《三国演义》相关章节或南朝何承天的文集。
别人正在浏览...
笆壁百痾鉢塞莫财政资本骋效出版春馌打野电矛琱璚发谈飞掣冯歡弹铗腐剿故方龟胜寒郊合股鸿光滑缗稽顿洁清自矢节日翁僦税军资库狂者魁毅垒堆伶工路霸买花钱明珠夜投煗老劈脚跟签诀青宫清明节清微球势期望值奇文瑰句券约乳峰扫弃上件上游睒忽梢空适便试对蝨症手刺裋褐水月观音四檐隤然万贯家财婉和卧轨小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