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東晉 精通道家學說的 許映 許穆 父子。 南朝 梁 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昔在 西漢 ,三 茅 來賓;爰暨 東晉 ,二 許 懷真。”《雲笈七籤》卷五:“﹝ 楊羲 ﹞幼而通靈,與二 許 早結神明之交。”原注:“二 許 , 許映 與 許穆 。”
“二許”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雲笈七籤》等文獻,或查閱陶弘景相關著作。
《二許》是一個漢語詞語,它指的是同意或允諾某事。它也可以表示對某人的希望或允諾。
《二許》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二」和「言」。其中「二」是表示數字2的部首,也是一個基本的漢字;「言」是表示話語的部首,也是一個基本的漢字。整個詞語一共由6筆組成。
《二許》來源于古代的文獻和文化傳承,它是由古人創造出來的詞彙。在古代,人們通過這個詞語來表示同意或允諾。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語逐漸被廣泛使用,至今仍在現代漢語中保留和使用。
《二許》的繁體字為「二許」。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二許》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意義相同。例如在古代的碑文和古籍中,「二」字可能會略微變形,形狀稍有差異。
1. 我向他請求幫忙,他二許了我的請求。
2. 父母二許了我的要求,我可以去參加聚會了。
同意、允諾、答應、許諾
承諾、應允
拒絕、否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