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改律的意思、改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改律的解釋

(1).改變法規。《後漢書·陳寵傳》:“ 元和 二年,旱……議者鹹曰:‘旱之所由,咎在改律。’”

(2).改變音律。 晉 陸雲 《考志》:“和音變而改律,乘風革而為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改律"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淵源的法律術語,指對既有的法律條文或音律體系進行系統性調整。該詞由"改"(改變)與"律"(法度、規範)兩個語素構成,在不同語境中存在雙重含義:

一、法律層面 指古代王朝對現行法典的修訂行為。如《唐律疏議》記載:"高祖初入關,約法十二條,後乃改律為五十三條",此處特指隋唐時期對刑律條文的增補調整。這種法律變革往往伴隨着禮法制度的演進,體現着"刑罰世輕世重"的立法原則。

二、音律層面 在音樂領域指音律體系的改革,《呂氏春秋》記載黃帝命伶倫"改律作樂",此處涉及古代十二律呂的修訂。明代朱載堉在《律呂精義》中提及的"改律"則專指對傳統三分損益律的數學修正,為十二平均律的創建奠定基礎。

權威文獻參考:

  1. 中華書局《唐律疏議》2005年修訂版
  2.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3版"律"字條
  3.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音樂詞典》"十二平均律"條目

該詞的現代使用多見于法律史、音樂史研究領域,其核心語義始終圍繞規範體系的革新與優化展開。在《漢語大詞典》中,"改律"被歸類為動賓結構複合詞,強調通過主動調整達到制度完善的目的。

網絡擴展解釋

“改律”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改變法規
    指對現有法律或規章制度進行調整或修訂。例如《後漢書·陳寵傳》記載:“元和二年,旱……議者鹹曰:‘旱之所由,咎在改律。’”,說明曆史上曾因修改法規引發争議。

  2. 改變音律
    指調整音樂的音調或韻律規則。晉代陸雲在《考志》中提到:“和音變而改律,乘風革而為商。”,體現了音律變化的語境。


二、延伸與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文獻出處,可參考《後漢書》及陸雲《考志》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半旗罷女包程冰鱗鼻氣如雷不亦善夫柴煙長太息蟾輝城戍承廕出謀劃策雛形翠實道魁大平抵蟲帝容舵工風波海風範高派怪嫌鬼子鹖戴懷绂黃标貨損交兌驕空角招誡警解子機械運動拘定軍給連環靈龜陵節馬薊沒頭蹲名倫逆推青要女傾裝齊全虬床拳拳服膺三三兩兩騷攘申列神智舍實聽聲首先水遞鋪說本王莊五金香蘂細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