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列舉事實呈報。《晉書·楚王玮傳》:“託體先帝,受枉如此,幸見申列。”《新唐書·盧懷慎傳》:“ 薛王 舅 王仙童 暴百姓,憲司按得其罪,業為申列,有詔紫微、黃門覆實。”
“申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在不同來源中有一定差異,需結合語境理解:
基本解釋
指「列舉事實呈報」,多用于正式或官方場景。例如《晉書·楚王玮傳》中“幸見申列”,即通過列舉事實來申訴冤屈。
延伸釋義争議
部分詞典(如、2)将其解釋為成語,認為“申”指誠實守信,“列”指展示,整體意為“以誠實态度展示自己”。但這一說法缺乏古籍例證支持,可能與“申”的常見含義(如陳述、說明)混淆。
古籍用例
在《新唐書·盧懷慎傳》中,“業為申列”指通過列舉罪證進行上報,強調事實陳述的客觀性,與誠信無直接關聯。
總結建議:
申列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動詞的意義,表示申報、列舉的意思。
申列的部首是申,筆畫數為7。
申列來源于古代漢字,其字形來源于象形,表示植物的形态,含有向上生長的意義。
申列的繁體字為「申列」。
在古代,申列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申字的形态。
他需要申列他的資産和負債。
申報、申請、申述、列舉
申報、申請、列舉
取消、撤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