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扶頭的意思、扶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扶頭的解釋

(1).扶着頭。 元 鄭奎 妻《四時詞·冬》:“妝罷扶頭重照鏡,鳳釵斜壓瑞香枝。”

(2).形容醉态。亦謂醉倒。 唐 杜荀鶴 《晚春寄同年張曙先輩》詩:“無金潤屋渾閒事,有酒扶頭是了人。”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訣谒》:“你道俺像甚的來,鎮日裡似醉漢扶頭。”

(3).指飲酒。 唐 姚合 《答友人招遊》詩:“賭棋招敵手,沽酒自扶頭。” 宋 辛棄疾 《武陵春·春興》詞:“草草盃盤不要收,纔曉又扶頭。”《金6*6*梅詞話》第九四回:“ 劉二 又早安排酒殽,上來與他姐夫扶頭。”《醒世姻緣傳》第四三回:“衆禁子們,有提壺酒的,煮兩個雞子的,都拿去與 張瑞風 扶頭。”

(4).謂酒碎醒後又飲少量淡酒用以解酲。 宋 陸遊 《大安病酒留半日王守複來招不往送酒解酲因小飲江月館》詩:“江驛春酲半日留,更煩送酒為扶頭。”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扶頭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扶頭”的漢語詞典釋義

“扶頭”在漢語中是一個多義詞,其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根據權威漢語詞典釋義,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1. 醉酒後以手扶頭的動作或狀态

    指飲酒過量後,因頭暈不適而需用手支撐頭部的狀态。此為本義,強調醉酒後的生理反應。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第6卷第374頁。

  2. 形容宿醉未醒或酒醉初醒的狀态

    引申指醉酒後次日仍感頭昏腦脹、精神不振的情形。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06頁。

  3. 方言中表示“低頭”或“俯首”

    在部分方言區(如晉語區),"扶頭"可指低頭或俯首的動作。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中華書局,1999年)第3卷第4089頁。

  4. 詞牌名(罕見用法)

    古代詞調名“扶頭酒”的簡稱,見于宋代詞人賀鑄《南鄉子》詞注。

    來源:《詞學大辭典》(馬興榮等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18頁。

常見搭配

“扶頭”常與“酒”連用為“扶頭酒”,指用以解宿醉的醒酒或清晨提振精神的薄酒,如白居易《早飲湖州酒》中“一榼扶頭酒,泓澄瀉玉壺”。

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涵蓋本義、引申義及特殊用法,确保釋義的準确性與全面性。

網絡擴展解釋

“扶頭”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扶着頭(字面動作)
    指用手支撐頭部的動作,常見于描寫姿态或身體狀态。例如元代鄭奎妻的詩句:“妝罷扶頭重照鏡,鳳钗斜壓瑞香枝”。

  2. 形容醉态或醉倒
    用于刻畫醉酒後的狀态,如唐代杜荀鶴詩句:“有酒扶頭是了人”,明代湯顯祖《牡丹亭》中“似醉漢扶頭”。

  3. 代指飲酒行為
    唐宋詩詞中常以“扶頭”婉轉表達飲酒,如姚合《答友人招遊》的“沽酒自扶頭”,辛棄疾詞中“才曉又扶頭”。

  4. 解酒後的二次小酌
    指宿醉後少量飲酒緩解不適,如李清照詞“險韻詩成,扶頭酒醒”。

二、文學中的特殊用法

古人常借“扶頭”暗喻借酒消愁或閑適心境,如辛棄疾以“扶頭”表達春日閑情,杜荀鶴則通過醉酒狀态抒發淡泊态度。

三、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多出現于古典文學賞析或仿古創作中,日常口語較少使用。需注意語境,避免與現代“頭”的其他含義混淆(如“頭發”“物體頂端”等)。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全唐詩》《宋詞選注》等文獻,或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澳門币敗足半晌半月背井離鄉并時不得開交川華炊人黜降啖蔗鬥買蛾眉曼睩珥環放恕泛婚翻江攪海豐阜賦詠改良割恩斷義功化寒玉鶴骨雞膚鹄國輝特澗瀍矯饬解人積晦酒池獵囊流形淪賤免費命車内廚房弄玉前桅覃研鵲潢寶扛誳詭取攝穣穣儒豪乳豎散文誓懲世代簪纓石壑仕戶石手軍守奈衰之以屬邃房弢迹匿光退婚秃楬外境鄉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