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句贅的意思、句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句贅的解釋

指駝背者突起的脊骨,因狀如贅疣,故稱。《莊子·大宗師》:“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 成玄英 疏:“咽項句曲,大挺如贅。” 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雲:“句贅,項椎也,其形似贅,言其上向也。”一說指發髻。見 陳鼓應 《莊子今注今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句贅是古漢語中的特殊詞彙,現多用于語言學或文獻研究領域,其核心含義指語句中多餘、無實際意義的累贅成分。以下從詞源、典籍用例及現代語義三個角度詳細闡釋:


一、詞源考釋

  1. 字義分解

    • 句(jù):通“勾”,有彎曲、勾連之意,引申為語句的片段或結構。
    • 贅(zhuì):本義為多餘的肉瘤,後泛指多餘、無用的附加物。

      二字組合後,字面意為語句中如贅疣般多餘的部分,強調語言表達的冗餘性。

  2. 典籍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大宗師》,以“句贅”比喻自然賦予人體的形态,暗含“非人為刻意添加”之意。如:

    “頤隱于齊,肩高于頂,句贅指天。”

    此處“句贅”指頸椎骨突出的部分(司馬彪注),引申為天然存在但非常态的形體特征,後語義逐漸轉向語言冗餘。


二、典籍用例與語義演變

  1. 《莊子》中的哲學隱喻

    莊子以“句贅”形容人體自然形态的非常态凸起(如頸椎),暗喻非刻意修飾的天然狀态。這一用法被後世注家引申為語言中“非必要的附加成分”,如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注:“句贅,項椎也,其形似贅。”

  2. 清代學者的語言學闡釋

    清代考據學家王念孫在《讀書雜志》中進一步明确其語言屬性,指出“句贅”即文辭中無實義的虛字或冗詞,如句末助詞“焉”“哉”等,若過度使用則成贅疣(《經義述聞·通說》)。


三、現代語言學定義

在現代漢語研究中,“句贅”泛指以下兩類語言現象:

  1. 冗餘成分:如重複的修飾語、無實義的虛詞堆砌(例:“他的書的封面”中的第二個“的”)。
  2. 邏輯贅餘:違反語言經濟原則的重複表達(例:“毫無根據的憑空捏造”)。

    此類用法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歸為“不規範表達”,需通過語用優化精簡。


權威參考文獻

  1. 《莊子集釋》(郭慶藩輯),中華書局,2012年。
  2. 《讀書雜志》(王念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句贅”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本義:人體生理特征

指駝背者突起的脊椎骨,因形狀類似贅疣而得名。此釋義源自《莊子·大宗師》中“頤隱于齊,肩高于頂,句贅指天”的描述。成玄英注疏稱其“咽項句曲,大挺如贅”,即頸部彎曲、脊椎突起,形似贅生物。這一用法屬于古代醫學或文學中對人體特征的具象化表達。

二、引申義:語言或文字的冗餘

由“贅”字的本義(多餘、無用)衍生而來,指文章或言語中冗長、累贅的句子。如現代語境中批評“廢話連篇、不簡練”的文字,可稱為“句贅”。這一用法強調表達應簡潔精煉,避免冗餘。

補充說明

需注意兩種含義的區分:

建議在古籍解讀時采用第一釋義,文學批評或寫作指導時使用第二釋義。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暗室逢燈百家姓爆米花鞭鼓秕缪不懂眼補蔭楚楚不凡雌伏寸輝眈眈盜決掉栗瀵魁官券過逾寒菜韓非核辯黑古董龁咬黃竹會場火烈髻鬓金字招牌酒材眷盼涓選蓮臉龍邛幕帷偶合排設缥帙貧萌窮途潦倒啓悟乳齒傷鱗入夢山呼海嘯搧小扇子蛇行濕生識味施翼瞬息千變四馬攢蹄四時主頌語素數擡疊天竺通博統稱托國拓張甕牖小巫西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