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傅母的意思、傅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傅母的解释

(1).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穀梁传·襄公三十年》:“ 伯姬 臣: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輜軿,下堂则从傅母。”《太平御览》卷六九○引《三礼图》:“古者傅母,选无夫与子而老贱晓习妇道者,使之应对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初, 李德裕 为 浙西 观察使, 漳王 傅母 杜仲阳 坐 宋申锡 事放归 金陵 ,詔 德裕 存处之。” 胡三省 注:“傅母,女师也。”

(2).指一般的保姆。《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分明傅母育娇儿,只少开怀哺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傅母是中国古代贵族家庭中负责教养子女的女性监护人,最早见于《礼记·内则》记载。该词由"傅"(教导)和"母"(慈育)复合构成,特指西周时期设立的专职女官,主要承担三大职责:其一为道德教化,按《列女传·母仪》所述需"陈庄姜之德";其二为礼仪规范,《宋史·职官志》载其需"导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其三为生活监护,包括约束贵族子弟言行举止。据《春秋公羊传·襄公三十年》何休注,傅母制度贯穿先秦至宋元时期,其选拔标准严格,多由德高年长的贵族妇女担任。这一职官体系反映了古代宗法制度下"礼教为先"的教养理念。

网络扩展解释

“傅母”是古代中国对特定女性角色的称谓,其含义和职责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

傅母是古代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女性,兼具教育者与监护人的双重角色。她们需通晓礼仪妇道,常选自无夫无子、熟悉传统规范的女性。

二、职责范围

  1. 礼仪教育:教导贵族子女言行规范,如《穀梁传》记载“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强调傅母对贵族女性行为规范的监督。
  2. 生活照料:负责日常起居管理,如《汉书》提到贵族女性出行需傅母随行。
  3. 品德培养:通过言传身教塑造贵族子女的品德,类似《醒世恒言》中描述的“傅母育娇儿”场景。

三、历史演变

最初专指贵族家庭的教育者(如《三礼图》记载),后词义扩展可泛指普通保姆。唐代文献中仍有相关记载,如《资治通鉴》提及傅母参与宫廷事务。

四、与现代角色的对比

不同于现代单纯负责生活照料的保姆,傅母更强调文化传承功能,类似家庭教师与保育员的结合体。其选拔标准严格,需兼具德行与学识。

注:部分资料中“师母”相关解释(如)可能存在释义偏差,主流文献均指向贵族家庭的教育监护职能。

别人正在浏览...

白士抱撮枹鼓飙游采服餐风啮雪侧重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坼副逞娇斗媚翠鸟牒牒哆暴独照鳄鱼眼泪凫葵甘肃高顶歌篇顾享濠梁之上黑泽明黄明胶欢会火人矶激精苦酒佐决胜千里居止困睡岭雁六文緑绮琴冕弁默寓木竹赧献泥铛盘络骈怜青鸾遒烈儒域丧佩沈燃十成九稳失据手头四隈台令挑战头昏玩弄词藻握君相探先醒销散协谐闟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