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徼福的意思、徼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徼福的解釋

祈福,求福。《左傳·成公十三年》:“君亦悔禍之延,而欲徼福於先君 獻 穆 。” 唐 白居易 《戒藥》詩:“朝吞太陽精,夕吸秋石髓;徼福反成災,藥誤者多矣。” 明 宋濂 《重塐釋迦文佛卧像碑銘》:“州民攀慕徼福者,殆無虛日。” 趙光榮 《裡湖紀遊》詩之八:“我無徼福心,來就白雲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徼福(jiǎo fú)是古漢語詞彙,指祈求福分、求取福佑。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

一、釋義與字源

  1. 核心含義

    “徼”通“邀”,意為“求取、祈求”;“福”指福氣、福報。“徼福”即通過祈求或某種行為獲取福分,常見于古代文獻表達對福祉的主動追求。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10頁)、《辭源》(修訂本,第1583頁)。

  2. 構詞解析

    • 徼(jiǎo):本義為“邊界”,引申為“求取”,此義項在《左傳》《國語》等典籍中高頻出現。
    • 福:泛指神靈賜予的吉祥、庇佑,與“禍”相對。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第112頁)、《說文解字注》。

二、典籍用例與語境

  1. 《左傳·僖公四年》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此處“徼福”指請求神靈降福于國家,體現祭祀文化中的功利性訴求。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左傳》。

  2. 《國語·周語下》

    “以義徼福,而弗敬弗懷,何以長世?”

    強調以道義求福方能長久,反映古人對“德福一緻”倫理觀的重視。

    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國語譯注》。

三、語義特征

四、權威辭書定釋

  1. 《漢語大詞典》

    明确标注“徼”通“邀”,釋義為“求取”,引《左傳》《國語》為書證。

  2. 《辭源》

    強調其“求福”本義,并指出先秦兩漢為使用高峰期。


說明:以上解析綜合《漢語大詞典》《辭源》《王力古漢語字典》等權威工具書及經典文獻,釋義與用例均嚴格依據學術共識。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采用紙質文獻标準格式,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如中國知網、中華經典古籍庫)核查原始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徼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ǎo fú(部分文獻中亦注音為 yāo fú,但根據《左傳》等典籍的用法及現代權威詞典标注,此處取jiǎo 音)。其含義及用法可歸納如下:


基本釋義

  1. 祈福、求福
    指通過祭祀、禱告等方式主動尋求福分。例如《左傳·成公十三年》中“欲徼福於先君獻穆”,唐代白居易《戒藥》詩“徼福反成災”,均體現這一核心含義。

  2. 引申為勉強獲得的福分
    部分解釋(如)提到“通過權宜之計或努力維持得來的福氣”,強調福分的來之不易或非自然狀态。


語境與用法


讀音辨析


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民俗實例,可參考《左傳》、白居易詩作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闇然八部背角鼻翅兒鄙談不儲價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纏繳湊趣戴星單峰駝道柄道官道帔殿陛疐跋洞陽短簿祠戹苦梵境飯玉俯首聽命高靈酣適恒人紅雨華蓋緩步灰頭土面狐狼簡擢焦金流石饑憊禁夜空居跨下愦眊掠削理塞留牍樓閣台榭獰丑弄孫磬镈傾折親年秋操勸阻日暮道遠士論收陰殊塗同緻索索唐衢痛哭阘懦土芭佬脫骨威要武城弦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