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飽和點的意思、飽和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飽和點的解釋

(1).化學上指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量的極限或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極限。

(2).泛指事情的最高限度。 洪深 《這就是美國的生活方式》第一幕:“成品商品在國内的推銷也已經到達飽和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飽和點是一個多維度概念,其核心含義指事物達到最大限度、無法再增加或吸收的狀态臨界值。根據應用領域不同,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礎釋義(語言學角度)

指事物發展到最高限度或容納極限的狀态。例如溶液濃度、市場容量、情緒程度等達到無法繼續增加的點。該定義源自漢語對“飽和”的本義延伸,“飽”即充分,“和”為調和,“點”表示臨界位置。

二、科學場景定義(物理化學領域)

  1. 溶液飽和點:在一定溫度壓力下,溶質在溶劑中溶解的最大濃度值,超過此值将析出溶質晶體。例如常溫下100g水最多溶解36g食鹽,此濃度即飽和點。
  2. 空氣濕度飽和點:空氣中水蒸氣達到最大容納量時的相對濕度(100%),此時露點溫度等于環境溫度,易産生凝結現象。

三、引申與比喻用法

  1. 市場飽和:指特定領域需求被充分滿足,新增投入難以獲得顯著回報的狀态。例如智能手機在成熟市場的滲透率達90%以上即接近飽和點。
  2. 認知飽和:心理學中指信息接收達到處理極限,表現為注意力分散或記憶效率下降。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飽和"詞條釋義
  2. 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學(第五版)》溶液相平衡章節
  3. GB/T 35221-2017《地面氣象觀測規範》濕度觀測術語
  4. 清華大學出版社《市場營銷學原理》市場生命周期理論
  5. 人民衛生出版社《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容量模型

示例應用:在化學實驗中,向氯化鈉溶液持續加鹽至晶體不再溶解,此時溶液濃度即達飽和點;在商業分析中,當某城市共享單車投放量超過居民出行需求時,則表明市場進入飽和點階段。

網絡擴展解釋

“飽和點”是一個多領域使用的術語,其核心含義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化學領域的定義

在化學中,飽和點指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量達到溶解極限的狀态,此時溶質無法繼續溶解。例如,當鹽在水中溶解到不再析出晶體時,即達到溶解飽和點。類似地,在氣體溶解中(如空氣中的水蒸氣),飽和點表示特定溫度下氣體在液體中的最大溶解量。

二、廣義的引申含義

泛指事物發展或容納能力的最高限度。例如:

補充說明

  1. 英文翻譯:Saturation point(化學常用)、Absorption point(吸收相關場景)。
  2. 發音差異:部分資料标注為“bǎo huó diǎn”(如滬江詞典),另一些為“bǎo hé diǎn”(如查字典),兩者均被使用。
  3. 實際應用:洪深在文學作品《這就是美國的生活方式》中曾用此詞描述商品市場狀态,體現其社會科學的延伸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如化學計算或經濟學模型)中的飽和點公式,可參考專業文獻或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辬白寶券餐霞飲瀣殘雨懆惡草略赤心相待臭棋出賣當顱笃人肥噬豐下功義管絡韓詩鴻生會餐揮羽護旗寄褐今愁古恨金漢謹完今茲咔哒款占窺覩雷火籤兒沴疠詈獵師而哭虎鈴铛淩夷籠屜陋體沒出産綿山杞萌清節裡全卦子缺衣少食曲跼山菊社會意識涉人社飲絁絹時情石蘂施助手鍊刷平說到大天死霸筍簴土竈王莊矹矹香署洗車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