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崔的意思、三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崔的解釋

漢 崔骃 及子 瑗 、孫 寔 ,皆有文名,合稱“三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自 安 和 以下,迄至 順 桓 ,則有 班 傅 三 崔 , 王 馬 張 蔡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崔"是中國古代文學與曆史中對東漢時期三位崔姓著名文士的合稱,具體指崔骃(yīn)、崔瑗(yuàn)、崔寔(shí)。這三人為祖孫三代,均以文學、政論和德行著稱,是東漢崔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結合史料進行詳細解釋:


一、三崔的具體指代

  1. 崔骃(?—公元92年)

    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東漢文學家,班固弟子,擅長辭賦與政論。代表作《四巡頌》《達旨》等,文風典雅,被《後漢書》譽為“文史之宗”。其思想融合儒家與道家,主張“君子通大道,推性命”。

    來源:《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骃列傳》¹。

  2. 崔瑗(78—143年)

    崔骃之子,字子玉。東漢書法家、文學家,創“章草”書體,著有《草書勢》(中國最早書法理論著作)。文學上以《南陽文學頌》《河間相張平子碑》聞名,官至濟北相。

    來源:《後漢書·卷五十二·崔瑗傳》¹;《書斷》(唐代張懷瓘著)。

  3. 崔寔(?—約170年)

    崔瑗之子,字子真。政論家,代表作《政論》批判時弊,主張改革,被贊為“指切時要,言辯而确”。另著《四民月令》,記錄漢代農事與民俗,是研究古代經濟史的重要文獻。

    來源:《後漢書·卷五十二·崔寔傳》¹;《隋書·經籍志》。


二、文化意義與曆史評價


三、權威文獻參考

  1. 《後漢書·卷五十二》(中華書局點校本)

    原始史料,記載三人生平與著述。

    查看原文(國學網)

  2. 《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三崔”詞條釋義為“東漢崔骃、崔瑗、崔寔祖孫三代文學家”²。

  3.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定義為“東漢文學家崔骃、崔瑗、崔寔的合稱”³。


四、當代研究延伸

現代學者多從家族文學、政治思想角度研究“三崔”,如:


注:古籍原文鍊接為國學網《後漢書》電子版,辭書類來源為實體出版物,未提供線上鍊接時僅标注書名。

網絡擴展解釋

“三崔”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1. 指東漢文學家崔骃、崔瑗、崔寔祖孫三人

    • 三人均以文學成就聞名,合稱“三崔”。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中提到“班傅三崔”,将三崔與班固、傅毅等名家并列,可見其文學地位。
  2. 作為成語表示“差距懸殊”(較少見)

    • 該含義将“三”理解為數量,“崔”指高山,組合後比喻事物在程度、規模等方面差異極大。不過此用法權威文獻記載較少,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建議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因其有明确曆史文獻支撐(如《文心雕龍》),且多個權威詞典收錄(漢典、滬江詞典等)。若需了解成語用法,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擺拽闆帳被窩粃謬蔡琰鸱張寵贶出類拔萃璁珑打包彫飕丁丁短晷獨清發電量沸然各白害勝黑泉很人紅娘子畫虎類狗環堵之室化作驕惰究辦九齡積小谲勝渴酒款額睽時髡夫嶺岫珑璁命使怒冠三挂攀摘乾愁遷人齊觀戚好親親熱熱欽頤旗亭權府忍铠嬸母瘦黑熟人樹身屬讬绨椠溫生絕裾無置錐地銷溶霞霄狎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