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收受賄賂,出賣官爵,枉法斷獄。《北齊書·循吏傳序》:“ 大寧 以後,風雅俱缺,賣官鬻獄,上下相蒙,降及末年,黷貨滋甚。”《資治通鑒·唐中宗神龍二年》:“ 安樂公主 恃寵驕恣,賣官鬻獄,勢傾朝野。”《金6*瓶6*梅詞話》第三十回:“ 高 、 楊 、 童 、 蔡 ,四個奸黨在朝中,賣官鬻獄,賄賂公行。”亦作“ 賣獄鬻官 ”。《北齊書·後主紀論》:“賣獄鬻官,溪壑難滿。”《北史·魏鹹陽王坦傳》:“雖祿厚位尊,貪求滋甚,賣獄鬻官,不知紀極。”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賣官鬻獄漢語 快速查詢。
“賣官鬻獄”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mài guān yù yù,屬于四字聯合式貶義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場腐敗現象。以下為詳細解釋:
該成語揭示了古代官僚體系中的兩大腐敗問題:一是官職買賣導緻庸才當權,二是司法不公加劇社會矛盾。其曆史記載從漢至元、明均有延續,成為封建王朝衰敗的典型标志之一。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元史》《資治通鑒》等文獻,或訪問漢典、漢語詞典等權威平台。
《賣官鬻獄》是一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這個成語指的是************的官員,利用其權力出售官職和刑罰,以謀取私利。
《賣官鬻獄》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為: - 賣:部首為丿(左邊豎折), 筆畫數為4。 - 官:部首為宀(覆蓋),筆畫數為8。 - 鬻:部首為鬼,筆畫數為20。 - 獄:部首為犬(狗),筆畫數為8。
《賣官鬻獄》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賣官鬻獄」。
在古時候,成語《賣官鬻獄》的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1. 這位官員被揭發參與賣官鬻獄的丑聞,最終落得下台的下場。 (意思:This official was exposed for being involved in the scandal of selling official positions and abusing power, and ultimately lost his position.)
2. 廉政辦公室正在努力打擊賣官鬻獄的行為,維護社會公正。 (意思:The Anticorruption Office is working hard to crack down on the act of selling official positions and abusing power, in order to uphold social justice.)
1. 賣官:指出售官職的行為。 (例句:他因賣官罪被判刑。) 2. 鬻獄:指出賣刑罰的行為。 (例句:這位官員在鬻獄案中涉嫌收受賄賂。)
近義詞: - 貪官污吏 - 腐敗分子 反義詞: - 廉潔公正 - 公正廉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