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戥耗的意思、戥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戥耗的解釋

用戥子稱量的差額。《清會典事例·戶部·關稅禁令》:“﹝ 雍正 ﹞八年題準, 天津 關向來收稅一兩,加戥耗一分八釐;船料一兩,加戥耗五分八釐,著永行禁革。”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陞遷·查稅契》:“宜于報陞之後,嚴諭官牙将未經稅契者,既速報稅,須免其戥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戥耗”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ěng hào,指用戥子稱量物品時産生的微小差額或損耗。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二、曆史背景與應用

  1. 稅務場景
    清代文獻記載,官府在征稅時,曾對稅銀、船料等加收“戥耗”作為額外費用。例如:
    • 《清會典事例》提到:“天津關收稅一兩,加戥耗一分八釐”,後因弊端被禁革。
  2. 民間交易
    舊時商家或牙行(中介)在交易中,可能通過戥子的微小誤差謀利,因此官府會明令禁止此類行為。

三、現代使用

如今“戥耗”已非常用詞彙,主要用于曆史或文獻研究中,反映古代計量與稅收制度中的細節問題。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籍案例,可參考《清會典事例》或《福惠全書》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戥耗(děng hào)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有着特定的意義。下面是對這個詞的詳細解釋和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戥(děng)的部首是手,它有12個筆畫。 - 耗(hào)的部首是老,它有耳旁,六個筆畫。 來源: 戥耗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爾雅》這本古代漢語辭書。它描述的是貨币的一種單位,用于衡量重量或購買力量。 繁體字: 戥耗的繁體字為「鐙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戥耗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其基本形态保持不變。 例句: - 我買了三百戥耗的米。 - 春秋時期,戥耗是一種非常流行的貨币單位。 組詞: 由于戥耗可以表示貨币單位,它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形成一些有關經濟或商業的詞彙,例如: - 戥耗銀币 - 戥耗流通 近義詞: 戥耗的近義詞可以根據特定的語境而變化,但一些可能的近義詞包括: - 錢币 - 貨币單位 反義詞: 戥耗的反義詞也可以根據語境而有所變化。一些可能的反義詞有: - 免費 - 無價值 希望這些解釋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