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非難的意思、非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非難的解釋

[blame;censure;reproach;find fault with;bring charge against] 指摘;責備

無可非難

詳細解釋

(1).批評和指責。《中國近代思想史參考資料簡編·駁<新民叢報>最近之非革命論》:“其根據可謂全破,而論者亦将無他説以非難革命也。”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她母親撫育了一個異姓的螟蛉,因此便遭受了她們同族的非難。” 徐鑄成 《報海舊聞》三七:“ 滬 上報紙,頗有非難。”

(2).不以為然。 沙汀 《範老老師》:“‘可是,有些人倒還笑我說錯了呢!……’非難地一笑,老老師躊躇滿志地退回躺椅上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非難(fēi nà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批評、指責含義的動詞,其釋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礎釋義

指不合理地指責或過分地批評他人的言行或觀點。強調批評缺乏充分依據或帶有主觀偏見,常含貶義。

例證:

“他對這項政策的質疑并非無理取鬧,不應遭受非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詞源與結構


三、用法特征

  1. 搭配對象:

    多針對抽象事物(如觀點、決策、行為),較少用于具體人(例:“非難其主張”而非“非難其人”)。

  2. 語體色彩:

    屬書面語,常見于學術讨論、時評等正式語境,隱含批評的嚴厲性。

  3. 感情傾向:

    常暗含批評者立場偏頗,如“橫加非難”“百般非難”凸顯無理指責。


四、近義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示例
非難 強調無端或過苛的指責 因創新方案被保守派非難
指責 側重指出錯誤,未必含主觀偏見 指責其違反流程(客觀事實)
诟病 公開表達不滿,程度較輕 設計繁瑣常為用戶诟病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1994.
  3. 李行健主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網絡擴展解釋

“非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強調通過指摘和質問表達否定态度,如《呂氏春秋·慎行》中“莫不非難令尹”。
  2. 語境特點
    • 多用于否定句式,如“無可非難”“不應非難”。
    • 可引申為“不以為然”,如沙汀《範老老師》中的用法。

三、語言結構


四、實際應用示例

  1. 例句參考
    • 現代用法:“術前診斷已非難事”。
    • 文學引用:“遭受同族非難”(郭沫若《王昭君》)。
  2. 使用建議
    需注意語境,避免在正式場合過度使用否定性表達。

五、詞源與發展

該詞最早見于《呂氏春秋》,近代文獻如《駁<新民叢報>最近之非革命論》進一步拓展其批判性語義。

如需更全面信息,可查閱權威詞典或語言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榜募包場别離閉門卻掃賓館鼻淵搏噬財路車擔傳感登覆頂對頂梁骨低消耗堤垸鍍鉻鋼多見廣識放士馮賴風馬牛夫粟光輔貴節環靶彙類箭擦驕麗糺戶駿逸客丁恐懾楛貢瀾倒連阙灤都魯戈倫敦塔率錢缦裆袴扪鑰男女有别年終牛骥配搭陪口辟官撲剌钤縫棄官碕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撒袋折氣失散雙喜臨門私欲訴詞壇場庭獸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