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登覆的意思、登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登覆的解釋

猶答覆,回覆。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粵東要撫》:“隨代提臣具覆,将文稿寄交繕發,告以業經行文諮詢,俟其登覆再辦,現尚未據回報等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登覆"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語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闡釋:

一、回複禀告

該義項指下級對上級的陳述與答複,常見于古代公文語境。例如《二刻拍案驚奇》卷四記載:"巡道看畢,仍發與府縣,『快查結實報。』府縣官見按院不肯造次登覆,隻得将渠某監候,添差人役,緝訪行兇首犯。"此處"登覆"即表示官府向上級呈報核查結果。該用法體現了古代行政體系中的層級彙報制度。

二、科舉複核

在科舉制度中,"登覆"特指對考生資格的二次審查。據《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考釋,宋代科舉設有"登聞鼓院",受理落第舉子申訴,經查證屬實者由禮部重新評閱試卷,稱為"登覆"程式。此制度設計既保障了科舉公平性,也反映了古代人才選拔機制的嚴謹性。

詞源解析:

"登"字本義為升階進呈,《說文解字》釋作"上車也",引申為呈報;"覆"字原指覆蓋,《玉篇》訓為"反覆",衍生出複核、查驗之意。二字組合後形成"向上級反複禀明"的動賓結構,符合古漢語構詞規律。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2. 《中國科舉制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3. 漢典(zdic.net)單字訓诂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登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登覆”意為答複、回複,多用于正式或書面場景,常見于古代公文往來中。例如清代夏燮《中西紀事·粵東要撫》中提到“俟其登覆再辦”,即等待對方回複後再處理。

字義分解

  1. 登(dēng):

    • 本義指“由低處到高處”(如登山),引申為“記錄、刊載”(如登報、登記)。
    • 在“登覆”中,取“記錄、呈報”的引申義,強調正式性。
  2. 覆(fù):

    • 本義為“遮蓋”,後引申為“回複、答複”(如回複信件)。
    • 在“登覆”中,指對詢問或公文的回應。

使用場景

“登覆”是古漢語中表示正式答複的詞彙,由“記錄”和“回複”兩層含義複合而成,多用于曆史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中西紀事》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海阿娘悲秋本案部執裁損參玩昌容吃緊徂音搭袱啖龁丁冬丁肇中斷念斷清阇維放榜舫人煩號反诘範人蜚遽伏氣付治閣館酣嗜汗塌豪素換個兒簡廸煎沸檢審解化鋗玉老鬥骈麗翩跹品節遷墳千家萬戶起嗣桑幹上下文懾剉神椽十二闌幹說憙鼠子歎邑蛈蝪途窮日暮晩步濊澤無底壑舞舞爪爪吾許缃核桃陷扃銜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