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賴的意思、馮賴的詳細解釋
馮賴的解釋
倚賴。《南史·齊武陵昭王晔傳》:“大行在殯, 竟陵王 子良 在殿内,太孫未至,衆論喧疑。 曄 衆中言曰:‘若立長,則應在我;立嫡,則應立太孫。’及 鬱林 立,甚見馮賴。”
詞語分解
- 馮的解釋 馮 (馮) é 姓。 馮 (馮) í 古同“憑”,憑借,依靠。 馬行速。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賴的解釋 賴 (賴) à 倚靠,仗恃:依賴。仰賴。百無聊賴(精神上無所寄托,感到什麼都沒意思)。 留在某處不肯走開:賴着不走。 不承認:抵賴。賴賬。賴婚。 刁鑽潑辣,不講道理;遊手好閑,行為不端的人:賴子。無賴
網絡擴展解釋
“馮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倚賴、依靠。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馮賴(拼音:féng lài)指通過依賴他人或外部力量來達成目的,強調對某種支持的仰仗。
2.文獻出處
- 源自《南史·齊武陵昭王晔傳》的曆史典故。南齊時期,武陵昭王蕭晔在讨論皇位繼承問題時直言:“若立長,則應在我;立嫡,則應立太孫。”後來太孫(即郁林王)繼位,蕭晔因直言敢谏而“甚見馮賴”,即被君主所倚重。
3.用法與延伸
- 語境特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文言表述,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 結構分析:“馮”通“憑”,表依靠;“賴”亦含依賴之意,二字疊加強化詞義。
4.注意點
- 部分網絡解釋(如“胡亂猜測他人”)屬于誤讀,需以權威詞典和古籍記載為準。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南史》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馮賴》這個詞是指某人無所事事,懶散不務正業的狀态。它的部首是冫和走,筆畫數是14。這個詞的來源尚不明确。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馮賴」。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這個詞在句子中的例句可以是:“他整天隻知道馮賴,沒有任何進取的動力。”相關的組詞可能有馮瑞、賴皮等。它的近義詞可能有懶散、遊手好閑等。反義詞可能有勤奮、努力等。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