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蒭挽粟的意思、飛蒭挽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蒭挽粟的解釋

同“ 飛芻輓粟 ”。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安邊》:“然則王師初發之歲, 河西 供役之年,飛蒭輓粟,十室九空,數郡蕭然,五年不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飛蒭挽粟”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釋義與用法

  1. 本義
    指快速運輸糧草。其中:

    • “蒭”(同“刍”)指喂牲口的草料;
    • “粟”指糧食;
    • “飛”和“挽”均形容運輸的迅疾。
  2. 曆史背景
    成語出自唐代史書,描述戰争時期糧草急速調運導緻民生凋敝的場景。如原文記載:“飛蒭輓粟,十室九空,數郡蕭然,五年不復。”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軍事後勤或緊急物資運輸,也可引申為大規模資源調配的壓力。


注意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人才既有才能又能實幹”,但這一說法缺乏文獻支撐,主流釋義仍以“運輸糧草”為準。建議結合權威典籍理解該成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貞觀政要》原文或漢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蒭挽粟:詞義及來源

《飛蒭挽粟》是一個具有濃厚古韻的成語,意為蜻蜓飛舞、挽動稻谷。它形容秋天稻谷成熟時,蜻蜓在稻田間四處飛舞并拍動稻谷的景象。這個詞的出自《楚辭·離騷》中的《招魂》,是中國古代音樂劇曲牌的名稱。

拆分部首和筆畫

《飛蒭挽粟》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飛(虍)、蒭(艹)、挽(扌)、粟(米)。它的筆畫分别是飛(4畫)、蒭(11畫)、挽(9畫)、粟(10畫)。

繁體

《飛蒭挽粟》的繁體字為飛蕏輓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以《飛蒭挽粟》為例,古代寫法為飛蕏揫粟,字形更加古樸,結構變化較大。隨着時代的變遷,漢字的書寫形式也發生了變化。

例句

1. 秋風送爽,金秋時節,田野上飛蒭挽粟。

2. 姐姐慢慢地走過稻田,飛蒭挽粟的景象使她心曠神怡。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飛翔、蒭蒭、挽弓、粟米。

近義詞:飛舞、挽動。

反義詞:靜止、枯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