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揚蹈厲的意思、發揚蹈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揚蹈厲的解釋

亦作“ 發揚蹈勵 ”。亦作“ 發揚踔厲 ”。本指舞蹈時動作的威武。《禮記·樂記》:“發揚蹈厲, 大(太)公 之志也。” 孔穎達 疏:“言武樂之舞,發揚蹈厲象 大公 威武鷹揚之志也。”《史記·樂書》:“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 張守節 正義:“發,初也。揚,舉袂也。蹈,頓足蹋地。厲,顔色勃然如戰色也。”《隋書·音樂志下》:“發揚蹈厲,威而不殘也。”後用以形容精神奮發,意氣昂揚。 明 唐順之 《寄趙浚谷》:“ 伊尹 将則将,相則相,渾然無跡可言;至若 老呂 ,以鷹揚稱,以發揚蹈勵稱,未免露出将才氣象,此 老呂 不及 老伊 處也。” 清 黃遵憲 《西鄉星歌》:“人不能容此嶔崎磊落之身,天尚與之發揚蹈厲之精神。”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人既發揚踔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發揚蹈厲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底蘊的成語,其含義與古代禮樂文化密切相關,并逐漸演變為形容一種昂揚奮發、剛健有力的精神風貌。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進行詳細闡釋:

  1. 詞源與本義(源于古代樂舞): 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禮記·樂記》的記載:“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 此處的“發揚”指舞蹈開始時舞者舒展雙臂的動作,“蹈”指頓足踏地,“厲”通“砺”,指動作迅猛剛勁。其本義是描述周代《武》舞(表現武王伐纣功績的樂舞)初始階段舞者迅猛有力地揚臂頓足、氣勢威猛的樣子,象征武功之盛與勇武之氣。這體現了古代樂舞不僅是藝術形式,更是禮儀教化與精神象征的載體(來源:《禮記·樂記》;《漢語大詞典》)。

  2. 引申義(形容精神奮發昂揚): 隨着語言的發展,“發揚蹈厲”逐漸脫離具體的舞蹈動作描述,引申為形容人的精神振奮、意氣風發、行動剛勁有力、充滿鬥志的狀态。它強調的是一種積極向上、銳意進取、剛健有為的精神氣質和行為作風。常用于描述個人或群體在特定時期(如創業初期、面對挑戰時)所展現出的蓬勃朝氣和奮發圖強的姿态(來源:《現代漢語詞典》;《成語大詞典》)。

  3. 現代用法與核心内涵: 在現代漢語中,“發揚蹈厲”的核心含義聚焦于“奮發昂揚、剛健有力”。它常用來:

    • 形容人或集體精神振奮、鬥志旺盛。
    • 贊揚一種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的精神風貌。
    • 描述事業或運動起步時氣勢宏大、充滿活力的狀态。 其精髓在于體現了一種内在力量的迸發和外在行動的果敢剛毅(來源:《新華成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

“發揚蹈厲”源于古代象征武功的樂舞動作,本義指舞者揚臂頓足、動作迅猛有力。其核心引申義和現代用法是指精神振奮、意氣風發、行動剛勁有力、充滿昂揚鬥志的狀态,用以形容人或群體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和行為氣勢。

網絡擴展解釋

“發揚蹈厲”是一個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2.典故與出處

3.用法與語境

4.現代引申

5.示例與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古典文獻背景,可參考《禮記·樂記》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敗走不敢高攀呈顯當室到月镫裡藏身多鏡面望遠鏡廢然而返高扃割愛見遺乖異果遂豪素河浜橫悖洪名懷憂怳悸活師澗隈浄屋雞肉機勢救鬥跨蹇臘雞鎯铛栗烈觱發六房弭毛敏晤摩戛噴池棚戶蓬蔂漂淩破家蕩産千金壽青台旨瓊奴球風楸桁熱洛何褥位嗓磕山岩少城世業水煙松樹炮獺褐苔錢醍醐萬全滃滃翳翳無礙會珷玞陷穽消中薪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