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狂氣的意思、狂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狂氣的解釋

(1).狂放不羁的氣概。 唐 韓愈 《酬司門盧四兄雲夫院長望秋作》詩:“ 雲夫 吾兄有狂氣,嗜好與俗殊酸鹹。” 宋 司馬光 《月下小飲》詩之二:“舉首孤輪不似遙,尊前狂氣出雲霄。”

(2).狂妄自傲的習氣、脾性。 明 張居正 《示季子懋修書》:“乃自癸酉科舉之後,忽染一種狂氣,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八》:“這種自大的人,大抵有幾分天才……也可說就是幾分狂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狂氣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語義分析

一、核心釋義

“狂氣”在漢語中為名詞,其核心含義指狂妄自大的神态或氣質,多含貶義。

二、語義演變與用法

  1. 傳統語境:

    古代文獻中“狂氣”多形容言行放肆,如《後漢書·仲長統傳》載“狂氣未斂,卒以敗亡”,指驕縱之氣未收束而緻失敗。

  2. 現代用法:
    • 行為描述:如“他說話帶着一股狂氣”,指言語中透露出自負。
    • 文學比喻:用于拟人化描寫,如“狂風帶着狂氣席卷大地”(《漢語修辭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三、文化内涵與權威研究

據語言學研究表明(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狂氣”的貶義色彩與中國傳統文化崇尚謙遜的價值觀密切相關。其語義演變反映了社會對“適度自信”與“過度傲慢”的界限界定。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線上版
  2.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檢索入口
  3. 王力.《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 2017.
  4.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 複旦大學出版社, 2020.

網絡擴展解釋

“狂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側重,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狂放不羁的氣概
    指性格或行為中表現出的不受拘束、灑脫豪邁的特質。例如唐代韓愈在詩中提到“雲夫吾兄有狂氣”,即形容友人的不羁氣魄()。

  2. 狂妄自傲的脾性
    帶有貶義,指傲慢自負、目中無人的态度。如魯迅曾批評某些人“有幾分天才,也可說就是幾分狂氣”,強調過度自信的負面性()。


二、使用場景與延伸


三、相關建議

  1. 正面語境中可形容藝術家的創作激情,如“他的畫作充滿狂氣”;
  2. 負面語境需謹慎使用,避免冒犯他人()。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耗包封襃聖侯便好做並且必然性愁心調書帶動競都冶鈍顔恩斷意絕二離犯心個輩關抱姑嫜和文哄堂換肩徽容奸占角掎金辔襟上酒媪枯肺冷蔑量材録用憐下黎錦臨帖龍涎龍涎香泸州市謙兢氣禀怯坎兒奇文弱質钑花三朝五日沙拉尚書慎始慎終飾非遂過時來運旋收江南帥台疏漸肅齊滔滔汩汩桃源客透徹頭頭是道土衡相亂鄉賢祠小衆斜半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