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食西宿的意思、東食西宿的詳細解釋
東食西宿的解釋
《藝文類聚》卷四十引 漢 應劭 《風俗通》:“ 齊 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女雲:‘欲東家食,西家宿。’”後因以“東食西宿”比喻貪得之人唯利是圖。 清 錢謙益 《康文初六十序》:“有人於此,視諸公之乘轅而反之,朝 秦 而暮 楚 ,東食而西宿,曰:餘曷不至於公卿?”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 黃英 曰:‘東食西宿,廉者當不如是。’”
詞語分解
- 東的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複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
- 宿的解釋 宿 ù 住,過夜,夜裡睡覺:住宿。留宿。露宿。宿舍(?)。宿營。 年老的,長久從事某種工作的:宿将(經驗豐富的老将)。宿儒。名宿。 平素,素有的:宿願。宿志。宿疾。宿敵。宿心。 隔夜的,隔年的:宿雨(
網絡擴展解釋
“東食西宿”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東漢應劭《風俗通》中的寓言故事,常用來形容貪婪之人企圖占盡所有好處的心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成語出處與故事背景
出自《風俗通》記載的齊國故事:一戶人家有女兒,東鄰之子貌丑但家富,西鄰之子俊美卻貧窮。父母讓女兒選擇,女兒袒露雙臂表示“欲東家食,西家宿”。此故事諷刺了貪圖利益、難以取舍的心理。
二、釋義與用法
- 本義:字面指“在東家吃飯,西家住宿”,比喻人貪得無厭,企圖兼得所有好處。
- 引申義:批評唯利是圖、不知滿足的行為,如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中曾用此典諷刺虛僞。
- 語法特征:聯合式結構,作謂語,含貶義。
三、寓意與啟示
- 諷刺貪婪:揭露人性中“魚與熊掌兼得”的妄念,警示過度貪欲會導緻荒謬選擇。
- 現實映射:常用于批評職場、婚戀等領域中“既要……又要……”的矛盾心态。
四、例句參考
- “東食西宿,廉者當不如是。”(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黃英》)
- 現代語境:如既想高薪輕松工作,又追求個人興趣,實為“東食西宿”之想。
五、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貪得無厭、唯利是圖。
- 辨析:與“左右逢源”不同,後者側重處世圓滑,而“東食西宿”強調貪利本質。
該成語通過生動故事,揭示了人性貪欲的荒謬性,至今仍具現實批判意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于中性或褒義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食西宿》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旅途勞累,吃東西的時候總是要趕路,而睡覺的時候卻在異地。下面是關于這個成語的相關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東食西宿》的“東”字拆分部首為“一”,筆畫為5;“食”字拆分部首為“食”,筆畫為9;“西”字拆分部首為“言”,筆畫為6;“宿”字拆分部首為“宀”,筆畫為5。
- 來源:這個成語來源于戰國時期白起和韓非子的故事。當時白起在東方和西方作戰,經常在旅途中吃東西,而在異地過夜休息。
- 繁體:《東食西宿》(因此成語來源于中國,所以沒有繁體字)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成語《東食西宿》的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 例句:他的工作經常要出差,總是東食西宿,很辛苦。
- 組詞:東方、西方、食物、宿舍
- 近義詞:東遊西逛、東走西串、東西南北走
- 反義詞:獨食獨宿、東宿西食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有其他問題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