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衆的意思、得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衆的解釋

謂得人心。《論語·陽貨》:“恭則不侮,寬則得衆。” 邢昺 疏:“寬則得衆者,言行能寬簡則為衆所歸也。”《後漢書·隗嚣傳》:“季父 崔 ,素豪俠,能得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得衆”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é zhòng,其核心含義是“得人心,獲得大衆的認可和支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經典引用

  1. 《論語·陽貨》
    孔子提出“恭則不侮,寬則得衆”,意為謙恭待人可避免受辱,寬厚處事能赢得衆人歸附。
  2. 《後漢書·隗嚣傳》
    記載隗嚣的叔父崔因豪俠性格“能得衆”,強調個人特質對凝聚民心的作用。

三、使用場景


四、現代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得衆”也隱含對團隊協作或社會影響力的肯定,例如企業因誠信經營“得衆”,或自媒體内容因優質而“得衆”。


如需進一步了解經典出處或例句,可參考《論語》《後漢書》原文,或通過滬江詞典等工具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得衆

得衆這個詞來自于漢語中的成語,意思是得到大衆的支持或認同。拆分部首為「彳」和「人」,彳表示走路的腳步,人表示人類。

根據《康熙字典》,得衆的筆畫數為6畫。繁體字為「得眾」。

古代漢字寫法中,得衆的字形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現代字形的特征。

以下是一些關于得衆的例句:

一些與得衆相關的組詞有:得民心、得好評、得榮耀。

與得衆近義的詞有:赢得、獲得、争取。

與得衆反義的詞有:失衆、失寵、失去支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