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魚的意思、白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魚的解釋

(1).即白鲦。 唐 李賀 《感諷》詩之六:“調歌送風轉,杯池白魚小。” 王琦 彙解:“白魚即今之白鯈,長僅數寸,形狹而扁,狀如柳葉,性好羣泳水面。”參見“ 白鰷 ”。

(2).衣服、書籍中的一種蛀蟲。通稱蠹魚。《爾雅·釋蟲》:“蟫,白魚。” 邢昺 疏:“此衣、書中蟲也。一名蟫,一名白魚,一名蛃魚,《本草》謂之衣魚是也。” 宋 黃庭堅 《次韻元實病目》:“要須玄覽照境空,莫作白魚鑽蠧簡。” 明 徐渭 《春興》詩之六:“描寫 姬姜 三百句,白魚儘飽小巾箱。”

(3).麥類中的一種害蟲。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收種》:“取麥種候熟可獲,擇穗大彊者斬,束立場中之高燥處,曝使極燥,無令有白魚,有輒揚治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白魚”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生物學定義(淡水魚類)

白魚屬鯉科魚類,學名翹嘴紅鲌,俗稱大白魚、翹嘴白魚。主要特征包括:


二、中藥材用途

白魚作為中藥,以鯉科翹嘴紅鲌的肉入藥:


三、其他引申含義

  1. 白鲦魚
    指一種小型淡水魚(白鲦),體狹長如柳葉,群遊于水面,常見于詩詞描述。
  2. 書籍、衣物蛀蟲
    即“蠹魚”,古籍中稱“蟫”或“衣魚”,以紙張、織物為食。
  3. 麥類害蟲
    古代文獻中亦指危害麥類的昆蟲。

“白魚”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含義,可參考對應來源(如、3、6、9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魚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白魚(bái yú)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指的是魚類中白色的魚。

拆分部首:白(bái)魚(yú)

拆分筆畫:白(2畫)魚(8畫)

白魚的來源和繁體字

白魚的來源較為明确,是由于魚類中存在一些顔色較為單一的品種,它們主要以白色為主,因此被稱為白魚。

白魚的繁體字為「白魚」。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白魚」一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沒有太大變化。

白魚的例句

1. 這條河裡有很多白魚,非常漂亮。

2. 我喜歡吃烤白魚,味道鮮美。

關于白魚的組詞

1. 鲈魚(lú yú):白魚的一種,也被稱為胖頭魚。

2. 鳜魚(guì yú):白魚的一種,常見于江河湖泊中。

白魚的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白色的魚、白色魚類

反義詞:黑魚、彩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