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波長的意思、波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波長的解釋

[wavelength] 波在一個振動周期内傳播的距離

詳細解釋

相鄰的兩個波峰或兩個波谷之間的距離。 艾思奇 《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上篇第三章二:“顔色的感覺是由于不同波長的光波作用于人的眼網膜而引起的。”《新華文摘》1983年第8期:“這樣 延安 的廣播電台,就要停止播音,另建一個同樣波長的電台,趕在延安台停播的當天,接着播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波長是物理學中描述波動現象的重要概念,指波在一個完整振動周期内傳播的距離。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波長可引申為“比喻事物之間差異或距離的量度”,如“兩人思想波長不同,難以達成共識”。

在波動學中,波長(符號為λ)的計算公式為:

$$

λ = frac{v}{f}

$$

其中,( v )表示波的傳播速度,( f )為振動頻率。該公式表明,頻率越高則波長越短,例如可見光中紫色光波長約400納米,紅色光約700納米。

該術語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在19世紀提出,用于聲學研究,後拓展至電磁波、水波等領域。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将其定義為“波的空間周期性量度”,強調其與波速、介質特性的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

波長是波動現象中的一個基本物理量,指波在一個完整振動周期内傳播的距離。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表示 波長用希臘字母λ表示,定義為相鄰兩個相位相同點(如波峰與波峰、波谷與波谷)之間的直線距離。例如水面上相鄰兩個波紋最高點的間距即為波長。

  2. 物理意義

    • 決定波的特性:在電磁波中,不同波長對應不同顔色(可見光波長範圍380-780納米);聲波波長則影響音調高低,長波長對應低音,短波長對應高音。
    • 與介質關系:同一頻率的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時,波長會改變(如光從空氣進入水中波長變短)。
  3. 計算公式 波長與波速(v)、頻率(f)的關系為: $$ lambda = frac{v}{f} $$ 例如真空中光速恒定為3×10⁸m/s,紅光頻率4.3×10¹⁴Hz時,其波長: $$ lambda = frac{3 times 10}{4.3 times 10^{14}} approx 700text{納米} $$

  4. 典型應用

    • 無線電通信:調頻廣播波長約3米(100MHz),5G毫米波波長1-10毫米
    • 醫學成像:X射線波長0.01-10納米,可穿透軟組織
    • 天文觀測:射電望遠鏡接收厘米級波長的宇宙信號

該概念由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于17世紀首次系統描述,現已成為波動光學、聲學、量子力學等領域的核心參數。理解波長對分析波的衍射、幹涉等現象至關重要。

别人正在浏覽...

不可否認捕系懲誡陳皮伧氣穿青衣抱黑柱春風和氣但凡大音稀聲殦雕地體動目多邊貿易丐閑共立遘時廣泛韓國浩茫诃林荒屯滑柔諱免互證剪蕩奸胥嚼啜膠姆糖寂處激忿填膺京削敬仰井竈緊靠幾事灸草居牙科征掠剩使連珠炮冒替鳴劍目論鬧翻年糕飄悠悠掐子惬懷欺僞軀貌三頭六臂沈潰甚設飾官石灰石士卒刷卷痠凍謄録書手阗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