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戒的意思、登戒的詳細解釋
登戒的解釋
佛教語。指佛教信徒出家為僧尼。《景德傳燈錄·洛陽荷澤神會大師法嗣》:“ 黃州 大石山 福琳禪師 , 荊州 人也……幼歸釋氏,就 玄靜寺 謙著禪師 剃度登戒。” 宋 贊甯 等《宋高僧傳·唐京兆大慈恩寺義忠傳》:“二十登戒,學四分律,義理淹通。”
詞語分解
- 登的解釋 登 ē 上,升:登山。登車。登門。登天。登台。登場(僴 )。登高。登攀。登臨。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踩,踐踏,腳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記載:登記。登報。登載。 谷物成熟:登歲(豐年)。五谷豐登。
- 戒的解釋 戒 è 防備:戒心。戒備。戒嚴。戒驕戒躁。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煙。 佛教律條,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齋戒。 準備:戒途。戒裝。 古同“界”,界限。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登戒”是佛教術語,指佛教信徒正式出家成為僧尼的過程,包含剃度、受戒等儀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登戒”指信徒通過特定儀式皈依佛門,成為僧尼。其中“登”有“升、進”之意,象征進入修行階段;“戒”指佛教戒律,代表遵守清規。
-
曆史出處
該詞多見于佛教典籍,如:
- 《景德傳燈錄》記載福琳禅師“剃度登戒”;
- 《宋高僧傳》提到義忠“二十登戒,學四分律”。
-
字義分解
- 登:本義為“上升”,引申為進入修行階段,如剃度、受戒儀式;
- 戒:指佛教戒律,如五戒、十戒等,約束僧尼行為。
-
儀式内涵
包含剃發(象征斷除世俗)、受戒(宣誓遵守戒律)等環節,标志正式成為僧團成員。
-
現代用法
現代佛教中仍沿用該詞,但更常用“剃度”“受戒”等具體表述,語境偏書面或曆史文獻。
如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出家制度或戒律體系,可查閱《四分律》等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登戒(dēng jiè)一詞源于漢語中的動詞,具有多種不同的涵義。拆分部首為“癶”和“示”,筆畫數為11。這個詞的來源和繁體字形式如下:
來源:《說文解字》中記載:“登,指也。”這表明“登戒”意味着指向或指示。
繁體字:登戒(déng jiè)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也有所不同。登的古代字形為“癶”,表示行進的樣子,而戒的古代字形為“示”,表示勸告或告知。這兩個字形結合起來,形成了現代漢字“登戒”的形式。
以下是一些關于“登戒”的例句:
1. 請記住,老師的登戒是要幫助你學習成長。
2. 在危險的情況下,登戒是保護自己的重要手段。
3. 我們需要聽從長輩的登戒,以尊重他們的經驗和智慧。
其他相關詞彙:
- 組詞:登高、登山、戒律、戒煙
- 近義詞:勸告、規勸、教誨
- 反義詞:放任、放縱、縱容
希望這些直接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