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地塄的意思、地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地塄的解釋

[ridge;slope on border of field] 〈方〉∶田地邊上的坡兒

詳細解釋

方言。田地邊上的坡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地塄(dì lé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地域色彩的農業術語,主要指向田地邊緣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築的坡狀土坎,常見于梯田、坡地等耕作環境。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詞典釋義與地理特征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田地邊上的坡兒或埂子”,強調其作為田界标識與水土保持載體的雙重功能。其形态通常呈現為:

  1. 斜坡狀土坎:多見于梯田邊緣,通過壘土形成階梯式擋牆;
  2. 低矮土埂:在平緩地塊作為分界标志,高度一般不足1米;
  3. 自然溝壑邊緣:因雨水沖刷形成的陡坡地形。

二、農業功能與文化内涵

在傳統農耕實踐中,地塄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三、相關術語辨析

需注意其與近義詞的差異: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土壤卷. 農業出版社, 1996.
  3. 夏征農, 陳至立主編. 《辭海》(第六版彩圖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9.

網絡擴展解釋

“地塄”是一個方言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田地邊緣的斜坡或坡坎,通常用于描述農田與道路、溝渠等交界處的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土坡。

  2. 方言屬性
    該詞主要在部分地區使用,屬于地方性表達,未納入普通話标準詞彙體系。

  3. 擴展說明

    • 功能:地塄可起到分隔田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 構詞:由“地”(田地)和“塄”(指土坎、坡緣)組合而成,直指田地邊界的地形特征。
  4. 使用場景
    常見于農業相關的口語交流或地方文學作品中,例如描述農作環境時會提到“坐在地塄上歇息”。

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用法或相關例句,可參考地方志或農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破悲寂參寮吃化吃青杵觸鉏鶴粗人蹴踏打關節頓息佛眼佛心府囊頫視官罷廣場舞過雲雨孤斟阖胡鶴卵繪像火床講斤頭攪給競價經濟作物精讨舊眷居留刊薙累七兩次靈星亂次鋁土礦麻麻猛地裡囊土抨劾騎置人倫仁強任怨戎工紹衣時序失欲私尊套耕讨替身踢圓尾生抱柱問索文章二百年龌齱於菟無止境詳該校綴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