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息的意思、頓息的詳細解釋
頓息的解釋
(1).停留休息。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石賢士神》:“田家老母到市買數片餌,暑熱行疲,頓息石人下小瞑,遺一片餌去,忽不自覺。”《三國志·魏志·鮑勳傳》:“帝手毀其表而競行獵,中道頓息,問侍臣曰:‘獵之為樂,何如八音也?’”《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軍至 鬥城 ,去 甕口 二十餘裡,解鞍頓息。”
(2).深深歎息貌。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趙臣》:“ 璋 大驚頓息曰:‘今日非 趙 君,我族矣!’”
詞語分解
- 頓的解釋 頓 (頓) ù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頓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叩,跺:頓首再拜。 處理,設置:安頓。整頓。 疲乏:困頓。勞頓。 書法上指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
- 息的解釋 息 ī 呼吸時進出的氣:鼻息。喘息。歎息。窒息。瞬息萬變。 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甯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繁殖,滋生:休養生息。滋息。 音信:消息。信息。 兒女:子息。 利錢:息
網絡擴展解釋
“頓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停留休息
指暫時停下活動或進程,進行短暫休整。例如《三國志·魏書·鮑勳傳》記載的“中道頓息”,即中途停下休息。
- 突然停止
強調動作或狀态的驟然中止,如《三國演義》中“風雷頓息”描述自然現象的戛然而止。
- 深深歎息
古義中可表示情緒化的長歎,如明代文獻提到的“大驚頓息”。
二、使用場景
- 日常活動:用于描述工作、學習中的短暫停頓(如“暑熱行疲,頓息石人下”)。
- 文學描寫:常見于古文或書面語,表現自然現象或情感的突然變化(如“狂心刹那頓息”)。
三、詞源與例證
- 最早見于漢代《風俗通》,記載老婦“頓息石人下”的典故。
- 構詞上,“頓”表停頓,“息”表停止,組合後兼具動作中斷與情緒釋放的雙重含義。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古籍例證可參考《三國志》《風俗通》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頓息》這個詞是指短暫的停頓或間歇。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頁”部,右邊是“立”部,共有6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及其繁體字寫法與現代簡體字相同。在古代,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相似。
以下是一些關于《頓息》的例句:
1. 在他演講的時候,觀衆們都靜靜地頓息。
2. 心中的激情瞬間頓息,我感到一種平靜的力量。
3. 他們的對話頓息了片刻,然後繼續往下進行。
一些與《頓息》相關的組詞有:暫停、停頓、間歇、休息。
一些與《頓息》近義的詞有:停頓、中斷、休息。
一些與《頓息》反義的詞有:連續、持續、進行。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有其他問題,可以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