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盜的意思、抵盜的詳細解釋
抵盜的解釋
竊取,偷盜。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一折:“久已後俺兄弟帶出這把刀子來,則道 春香 抵盜了 楊 家的家私哩。”《金6*瓶6*梅詞話》第九四回:“朝來暮往,把 任道士 囊篋中細軟的本也抵盜出大半花費了。”《醒世姻緣傳》第十回:“你分明是叫你女兒降的人家怕了,好抵盜東西與你。”
詞語分解
- 抵的解釋 抵 ǐ 擋,拒,用力對撐着:抵擋。抵制。抵抗。抵賴。 頂撞,沖突,矛盾:抵觸。 代替,相當,頂替:抵押。抵償。抵充。抵還(俷 )。 到達:抵京。抵臨。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盜的解釋 盜 à 偷竊,用不正當的手段營私或謀取:盜竊。盜賊。盜伐。盜掘。盜運。盜賣。盜用。盜名欺世(亦稱“欺世盜名”)。 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海盜。強盜。竊國大盜。 匪竊偷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抵盜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抵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ǐ dào,其核心含義為竊取、偷盜。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相關信息:
一、基本釋義
-
詞義解析
指通過不正當手段竊取他人財物或物品,屬于偷盜行為。例如《醒世姻緣傳》中提到“抵盜東西與你”,即暗指偷取財物。
-
詞源與用法
該詞在古代文學中常見,如元代戲曲《救孝子》中“春香抵盜了楊家的家私”,以及《金瓶梅詞話》中“抵盜出大半花費了”,均表示私占或偷竊。
二、常見誤解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抵禦盜賊”,但這一說法與主流釋義存在矛盾。結合古代文獻用例及權威來源(如漢典),“竊取” 更符合實際語境。
三、使用場景
- 古代文學:多用于描述人物私占財物或暗中偷盜的行為。
- 現代語境:因詞義較生僻,日常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方言中。
四、總結
“抵盜”的正确含義為偷盜、竊取,需注意與“抵禦盜賊”的誤讀區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救孝子》《醒世姻緣傳》等古籍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抵盜(dǐ dào)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抵禦或抵抗盜賊行為。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扌”和“至”。其中,“扌”是手的意思,用來表示與手有關的動作和事物;“至”表示來到、到達的意思。
抵盜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就是将抵和盜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抵在這裡表示抵禦、防禦的意思;而盜則表示盜賊、偷盜的意思。所以抵盜的意思就是抵禦盜賊或抵抗盜賊的意思。
抵盜在繁體字裡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不會有變化。
在古時候,抵盜的寫法也沒有太大變化。因為它是由兩個獨立的字組合而成,所以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并沒有特定的組合寫法,而是按照各個字的書寫方法逐個寫出來。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抵盜這個詞:
1. 我們應該加強安全措施,抵盜犯罪行為。
2. 這家銀行采取了多種手段來抵盜。
3. 高科技設備的運用有助于抵盜工作的進行。
關于組詞,可以使用抵盜這個詞作為一個詞語的一部分,比如抵盜工具、抵盜措施等。
抵盜的近義詞可以是抗盜,即抵抗盜賊的行為。而反義詞就是助盜,即幫助盜賊的行為。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