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當事的意思、當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當事的解釋

(1) [efficacious]∶掌權

壞人當事,好人倒黴

(2) [concerned]∶跟某事有關聯

當事人

(3) [agent]∶指當局或當事人

詳細解釋

(1).遇事;臨事。《禮記·檀弓下》:“大夫弔,當事而至,則辭焉。” 孔穎達 疏:“當事,當主人有大小歛殯之事也。”《國語·魯語上》:“賢者急病而讓夷,居官者當事不避難。” 晉 葛洪 《抱樸子·譏惑》:“君子行禮,不求變俗……況其在於父母之鄉,亦何為當事棄舊而強更學乎。”

(2).任事;任職。《宋書·袁粲傳》:“ 粲 閒默寡言,不肯當事。” 唐 韓愈 《贈太傅董公行狀》:“當是時, 懷光 幾不反,公氣仁,語若不能出口,及當事,乃更疎亮捷給。” 明 張居正 《答南列卿陳我度書》:“自當事以來,鑒前人之失,首陳皇極之論,以開悟上心,消彌偏黨。”

(3).當權者。 明 史可法 《緻副總馬元度書》:“又虞當事夙倚,以此開嫌,幾欲别有借重,而躊躇未果。”《花月痕》第一回:“那一班放蕩不羈之士……做文章不中有司繩尺,言語直觸當事逆鱗。” 張篁溪 《<蘇報>案實錄》:“ 同治 三年克復 金陵 以後,當事有裁兵之議。”

(4).指掌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四回:“等到晚上關門之後,當鋪的當事便到衙門裡來。”

(1).當作一回事;重視。 王汶石 《風雪之夜·春節前後》:“老弟!要把牲口當事點,壞一頭牲口,怎麼了啊?” 王汶石 《風雪之夜·春節前後》:“以後要把二嬸的話當事一點,不要當作耳邊風。”

(2).頂事,算數。如:小孩子的話不當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當事”是一個多義複合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個層面的核心含義:

  1. 處理事務

    指直接參與或負責處理某項具體事務。例如《現代漢語詞典》将其解釋為“親身面臨或處理事情”,強調行為主體與事件之間的直接關聯性。該義項常見于“當事人”“當事者”等組合詞中,體現對事件承擔責任的語義特征。

  2. 當權者身份

    《漢語大詞典》指出其第二層含義特指“掌握權力的官員或機構”。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尤為常見,如明代張居正《陳六事疏》中“當事諸臣”即指掌權的官員群體,帶有特定曆史語境下的權力指向性。

  3. 涉及自身利害關系

    在當代語境中,《辭海》特别強調其“與自身相關”的引申義,例如“事關當事單位利益”中的使用,突出主體與事件之間的利害關聯性。這一含義常出現在法律文書或行政管理文本中,用以界定責任主體。

網絡擴展解釋

“當事”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遇事/臨事
    指面對或處理事情的狀态。如《國語·魯語上》提到“居官者當事不避難”,強調官員處理事務時的擔當。

  2. 任事/任職
    表示擔任職務或承擔責任。明代張居正《答南列卿陳我度書》中“自當事以來”即此意。

  3. 與某事直接相關
    現代常用義,如“當事人”指與事件直接關聯的人。

  4. 掌權或當權者
    如例句“壞人當事,好人倒黴”,指掌握權力的人。

二、讀音與擴展

三、古籍出處

四、現代應用

多用于法律、行政場景,如“當事人”“當局”等。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與口語中“頂事”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八風舞柏梯辦濟部覆層層層見疊出蟾硯疵拙蔥茏眈眈逐逐倒販蹈流調歪磓琢豐懿敷教狗寶詭诙含義核反應化去毀風敗俗貑貜蹇傲郊射交訟饑火燒腸精驢峻茂君長恺切可見棵子寇讐涼景流愛流連珑蔥珉陛偏信則暗潛息前休全力以赴認字勺口設驗濕陰索秘宿胥擡杠題柱志萬夫不當之勇僞命無定準霧氛無骨字侮折弦管仙山箫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