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坦貌。 漢 賈誼 《新書·君道》:“《書》曰:‘大道亶亶,其去身不遠,人皆有之, 舜 獨以之。’”
“亶亶”是古漢語疊音詞,本義指勤勉不倦的狀态,後引申為漸進、連綿不絕的樣态。據《漢語大詞典》解釋,“亶”為誠、信、厚之意,疊用後詞義發生轉引,主要用于描述事物持續發展的态勢或人物專注勤懇的精神狀态(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在《古代漢語詞典》中,“亶亶”被釋作“行進不止貌”,常用于描繪自然現象或抽象進程的延展性,例如:“亶亶春秋,代序無窮”即表示四季更疊的連綿不斷(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年版)。該詞在唐宋詩詞中亦有使用,如韓愈《南山詩》中的“時天霁霧卷,亶亶辨秋毫”,形容雲霧漸散後視野逐漸清晰的過程。現代漢語中該詞已較少使用,多見于研究文獻及古典文學注釋(來源:《全唐詩注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亶亶”是一個較為生僻的疊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古漢語語境分析:
1. 基本釋義
2. 其他可能含義
3. 使用建議 由于該詞極生僻且多義,現代漢語中幾乎不使用。若在古籍中遇到,需結合上下文及注釋理解,例如:
建議進一步核查原文出處,或提供具體語境以便更精準解讀。
草裀觸齧楚王戴鹖當即單間佃人鵰心鴈爪诋诮斷饨多肉植物方功煩劇肺火風生爐拊手購私龜灼國防還迊含利含消梨合金嬌癡嬌小稽定繼父驚潮急刹車課徒萊頓大學老趙斂闆六識癃蹇摟伐邁蹤你門努目皮币千衲巧故樵漁裘敝金盡铨貫認打宂膚少腹梢頭深吻說記台憲天井關痛歎外禍外遷委遲衛翼無取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