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摟伐的意思、摟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摟伐的解釋

拉攏、挾持他國一起征伐。語出《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 清 魯一同 《秦論》:“小國困誅求,大國倦摟伐。”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跋》:“拟以 春秋 摟伐而亦重同盟,方之 戰國 縱橫而未聞遊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摟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釋義與出處

“摟伐”指拉攏、挾持他國共同征伐,屬于古代政治軍事策略。該詞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意為春秋五霸通過聯合其他諸侯國來讨伐目标國家。

二、曆史文獻引用

  1. 清代魯一同《秦論》提到“小國困誅求,大國倦摟伐”,反映大國通過“摟伐”擴張勢力,小國則因頻繁被征調而困頓。
  2. 清代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将“摟伐”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同盟、縱橫策略對比,說明其曆史背景。

三、詞語構成與讀音

四、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孟子》原文或清代相關論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摟伐的意思

摟伐(lǒu fá)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用力用手臂或手掌緊緊摟住,施以壓力或力量的動作。通常用于描述擒拿、夾住、勒住等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摟伐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手部和攵部。手部表示跟手有關,攵部表示跟打擊、攻擊有關。

摟伐這個詞的拼寫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摟伐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最早見于《孟子·滕文公上》一篇。後來逐漸被使用在各種文學作品中。在繁體字中,“摟伐”保留了簡體字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摟伐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摟伐的寫法可能會變化,但基本意義仍然相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摟伐”被寫作“摟伐”,但在古代文獻中較少使用。

例句

1. 他摟伐着對手的脖子,努力使對方無法呼吸。

2. 孩子們摟伐在一起歡笑着跳舞。

組詞

摟伐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

1. 摟抱(lǒu bào):用手臂緊緊摟住某人或某物。

2. 搏鬥(bó dòu):進行身體上的格鬥或搏擊。

3. 奪取(duó qǔ):用力搶奪或取走。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摟抱、抱持、夾緊。

反義詞:放開、松開、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