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的意思、王慎中的詳細解釋
王慎中的解釋
(1509-1559)明代散文家。字道思,號南江,别號遵岩居士。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年間進士。官至河南參政。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有《遵岩先生集》。
詞語分解
- 王的解釋 王 á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俹 )。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山大王。蜂王。王牌(橋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
專業解析
王慎中(1509年-1559年),字道思,號南江,又號遵岩居士,福建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學家、散文家,與唐順之并稱為“王唐”,同為“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姓名及曆史身份進行詳細解釋:
一、姓名釋義
-
王(Wáng)
- 本義:漢語大姓之一,源自上古帝王或諸侯的爵位稱號,後成為中華常見姓氏。《說文解字》釋為“天下所歸往也”,象征尊貴與權威。
- 在姓名中:作為姓氏,代表家族傳承與文化根基。
-
慎中(Shènzhōng)
- 慎(Shèn):
- 本義:謹慎、慎重。《說文解字》釋為“謹也”,強調言行需周密思慮。
- 引申義:在儒家文化中,“慎”體現修身準則,如“慎獨”“慎思”。
- 中(Zhōng):
- 本義:中心、不偏不倚。《說文解字》釋為“内也”,引申為中庸之道,即儒家推崇的平衡與適度。
- 姓名整體寓意:“慎中”二字結合,體現“謹守中道”的哲學思想,強調為人處世需持重守正,契合儒家倫理觀。
二、曆史身份與地位
王慎中為明代嘉靖年間重要文臣與文學家,其核心身份如下:
-
文學家
- 流派歸屬:作為“唐宋派”領袖,主張散文應效法唐宋八大家,反對當時“前七子”的複古拟古之風,提倡“文從字順”“直抒胸臆”的創作理念。
- 代表作品:《遵岩集》二十四卷,其文風質樸流暢,注重思想表達,對後世桐城派影響深遠。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文學史·明代卷》第187頁。
-
官員
- 仕途經曆: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曆任戶部主事、禮部員外郎、河南參政等職。為官期間以清廉剛直著稱,後因觸怒權貴遭貶黜。來源:中華書局《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三·文苑二》。
-
思想倡導者
- 推崇程朱理學,強調文學需“載道明理”,主張文章應服務于道德教化。其思想收錄于《遵岩先生文集》,被《四庫全書總目》評為“深醇雅正,卓然為一代名家”。
三、文學貢獻與評價
-
推動散文革新
- 與唐順之共倡“唐宋派”,扭轉明代文壇盲目複古之風,強調“文以明道”,恢複散文的實用性與思想性。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散文通史·明代卷》第102頁。
-
代表文論
- 提出“文貴立意而詞次之”,主張内容重于形式,反對雕琢辭藻。其《與汪直齋書》中直言:“文章之妙,不在奇字險句,而在情理通達。”
-
曆史評價
- 《明史》稱其文“演迤詳贍,卓然成家”;清代學者錢謙益于《列朝詩集小傳》中贊其“力矯僞體,倡為真聲”。
四、核心思想提煉
王慎中的思想體系可概括為:
“以儒為宗,文道合一”
強調文學創作需以儒家倫理為根基,融合“慎思明辨”的理性精神與“持中守正”的處世哲學,其名“慎中”即為此理念的凝練表達。
參考來源:
-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中華書局,2013年。
- 《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華書局,1965年。
-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 《遵岩先生文集》,明嘉靖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網絡擴展解釋
王慎中(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是明代著名文學家,其基本信息及曆史地位如下:
一、生平背景
字道思,號南江、遵岩居士,福建晉江人。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官至河南參政,因觸犯權貴被貶。四歲能誦詩,十四歲師從理學名家易時中。
二、文學成就
-
流派地位
作為“唐宋派”核心人物,主張效法唐宋古文,反對“前七子”複古文風,與唐順之并稱“王唐”,被列為“嘉靖八才子”之首。
-
創作特點
散文以意态流暢、情理交融著稱,代表作《遵岩先生集》收錄其詩文作品。其登高抒懷之作常寄寓超脫世俗之志,如《遊清源山記》等。
三、曆史評價
時人稱其文風“洗盡鉛華,獨存本質”,尤其推崇其對複古文風的革新貢獻。明末學者黃宗羲認為其創作“開唐宋派先聲”,影響歸有光等後世文人。
注:如需完整生平年譜或作品分析,可參考《明史·文苑傳》及《遵岩先生集》原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屈便文辨裝閉約采攫成吉思汗旦暮倒馬電旂雕素黩敬杜絶契肥珠子奮髯怫郁趕明個鬼頭滑腦果如所料海族何水部黃童白叟烜爚貨寶監人蛟龍失雲雨境遇襟連靈蚌磷光[現象]零雨羅襪面上麋費南鬥内邑内症滂施前度清風高節清源輕勻淇溪铨注雀屏中選攘袖散聖澀辭苫蓋十分詩律水勃公司勳完守五丞吳亭汙雜憲令仙宗小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