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綿布的意思、綿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綿布的解釋

亦作“緜布”。絲織物和麻布。《後漢書·東夷傳·濊》:“知種麻,養蠶,作緜布。”《三國志·魏志·韓傳》:“ 馬韓 在西。其民土著,種植,知蠶桑,作綿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綿布”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中有具體體現,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綿布”指絲織物和麻布的統稱,具體包含兩種材質:

  1. 絲織物:指蠶絲制成的紡織品,如絲綢、絲綿等。
  2. 麻布:以麻纖維為原料織成的布料。

二、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1. 《後漢書·東夷傳·濊》記載:“知種麻,養蠶,作緜布”,說明古代濊人已掌握麻與蠶絲的紡織技術。
  2. 《三國志·魏志·韓傳》提到:“馬韓在西……知蠶桑,作綿布”,反映當時韓國地區對絲麻織物的應用。

三、現代延伸用法

在當代語境中,“綿布”可泛指柔軟或輕薄的面料,例如:

四、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代紡織工藝或具體文獻出處,可查閱《後漢書》《三國志》等史料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綿布的意思

綿布是指由細軟纖維制成的布料,具有柔軟、吸汗、透氣等特點。它常常用于制作衣物、床上用品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綿布的拆分部首是纟(纟是布類字的常見偏旁部首),拆分筆畫為7畫。

來源

綿布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在古代漢字中,“綿”字的本義是絲綢的一種,而“布”字則是指紡織品。兩者合在一起就指的是細軟的紡織品,即綿布。

繁體

綿布的繁體寫法為「綿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綿布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相同。較為常見的古代寫法有「綿」(綱+欠)和「幔布」(廣+巾+巾),這些寫法多用于文獻、古籍等古代書寫中。

例句

1. 她在家裡做了一件柔軟的綿布衣服。

2. 這個枕頭套使用的是高質量的綿布。

組詞

綿布相關的組詞有:綿布衣、綿布被、綿布枕頭、綿布工藝品等。

近義詞

綿布的近義詞有:紡綢、紡織品、棉織品。

反義詞

綿布的反義詞可以是一些粗糙、硬質或無紡布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